童年游戏散文(3)

时间:2021-08-31

  当然,这样打住的多是死的,“夹子”力量大的还可以把小虫子换成一串米粒儿,用来打老鼠。如果要捉活的,就要做一番处理。简单的是垫上一截蒿秆儿或是木棍儿之类的东西,中间隔了这一下,鸟儿的生命就有保障了;更好的办法是叫“攀条”的劲儿小些,再给两个半环缠上铁丝网,称为“扣网”,鸟儿一但触动机关,就如同被装进了笼子里,毫发无损,完全可以养起来的。

  还有用弹弓打鸟的,可是命中率太低,一般只把它当做一种玩具,收获常常不是很多。

  还有一种“滚笼子”,用秫秸扎成,很费工夫,只有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或是成人才可以做到。“滚笼子”与一般鸟笼无异,只是分为两层,上面插上谷穗儿做诱饵,下层先装两只鸟儿以引诱同类,诱饵处有一个类似翻板的装置,鸟儿一旦落上去,就会失足翻滚到里面,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恐怕是再也没有出来的希望了。

  还有用马尾巴做成套子,放在鸟窝口,待鸟儿回家自投罗网的。据说这是对付鹌鹑的最好办法,不过没有几个孩子会用。

  这是在春天,冬天冷时则去捕“家雀儿”,又叫“家贼”,也就是麻雀。这东西狡猾得很,不易捉住;但到了晚上就成为很容易的事儿了。过去多住草房、平房,房檐下就是麻雀们过夜的好地方,所以才叫它们“家雀儿”。天黑后,只要拿着手电筒在房檐下一照,发现有了,随手抓来就是,所谓探囊取物,大概也就是这么简单。《故乡》里少年闰土里支竹扁的方法也是用的,不过要等下了大雪才好;而且对付家雀也不是好办法。这东西太“贼”了,宁可跟家里的鸡鸭争食,给老公鸡啄得满地乱跳,也不轻易上当受骗,要不怎么叫“家贼”呢?

  捕来的鸟儿,冬天的多是扔进灶堂里烧吃了;春天的不过为了养几日或得几根好看的鸟毛。当然,无论如何,生命总是残害了。  那时节——也不是很遥远,不过二十几年的事儿——孩子们年年捕蛙捉鸟儿,可年年也抓不尽。水里的青蛙好像总是那么多,每到夜晚总能听见“蛙声一片”;天上的鸟儿似乎也总是那么多,所以每到麦子、稻、谷的收获季节,总要竖上几个稻草人吓吓成群结队的偷食者,更要不时的去哄赶它们。而今,这麻烦是省下了。一般的孩子,即使老师不教育,也不会再有几件应手的工具,更没有多少游戏的时间,这技艺恐怕也要面临失传了。近两年,普法活动蓬勃开展,孩子们也知道捉几只野生鸟儿就可以治安拘留了。捉鸟儿则不再是游戏,反而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无论是什么,到了要用法律来保护的时候,一定是少得可怜了。如今,群鸟翔集的景色不见了,蛙鼓齐鸣的声音也不见了,这罪责又该归到谁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