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思的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31

  青团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常吃的一种食物,清香的艾草,香软的糯米是其主要食材。

青团思的经典散文

  清水慢蒸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肥而不腴,带着清淡而悠长的青草气息。

  我倾心过很多种口味清淡的食物,盛夏时节,池塘莲子熬制的莲子羹;冰壶十月,庭院木樨蒸出的桂花糕;寒冬腊月,江南糯米酿成的米酒,这些都是我所倾心的食物。

  料峭春日,我则喜爱那种叫做青团的吃食。我对青团的爱,是为执着。

  那时年幼,跟随父母初到江南,落居于古城姑苏。所居之地是一条古老幽深,却也古朴宁静的街道。青石小巷,黛瓦白墙,氤氲着如雾的水汽,恰似一副泼墨,美到极致。

  江南的美,是一种宁静安然的美。她早已越过了沧桑,途径了繁华,那些古老的街道更是被岁月洗净了尘埃、淘去了悲欢。江南的人亦是如此,那时街道繁多,房屋相连,人与人之间虽简净相处,却也相亲相爱,不曾离弃。

  那时我和父母居住于一座老旧的宅院里,有前院,亦有后院。前院种上各种花草树木,春有海棠芍药,夏有石榴芭蕉,秋有素菊木樨,冬有寒梅杜鹃,每个时节,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植物,她们如约开放,姿态从容,多少年来就是这般的自在淡然,平宁随和。后院则是各种时令蔬菜,它们虽是一般姿容,平凡至极,但是吃着这些绿意盎然的蔬菜,总让我有种亲切之感。院中亦有一口古井,这在江南,亦是寻常的风景,古井幽深,通往地底深处,井水则是清凉澄澈,尤其夏日,井中的水更显清凉。

  那时的生活虽简单平凡,但是却也平和淡然,没有滔滔风浪,只要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原来简单至极,平静至极才是最难能可贵,返璞归真,才是生活最初的模样。

  在那座古旧的老宅里,我与父母亲居于楼上,而那位房东奶奶则居于楼下。我一直亲切的叫她奶奶,这称呼,此一生,都不会改变,她待我真心,将我视作亲人,我亦是将她当做我的祖母一般来尊敬、爱戴。

  奶奶勤劳朴实,待人热情而真诚,前院里父亲虽种植了花草,却也因为工作忙碌,很多时候无暇打理,奶奶闲暇,空闲时间很多,便会帮助父亲打理那些花草,在她的照料下,花草有情,总是灿烂开放,不吝韶华。而后院中的时令瓜果,则是奶奶亲手所种,其实,一个鳏寡的老人,并不需要这样多的吃食,但是她依旧勤劳的耕作,每个季节的时令果蔬她都不会疏忽,既是为了打发虚闲的光阴,也是为了方便邻里。

  奶奶所种的果蔬,送于我家的最多,其余的皆是送于周边邻里,对于奶奶的勤劳与热情,我们心生感动,只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即如那江南之地流淌的温润的河水,处处可见,生生不息。到底是老旧的街道,老旧的宅院,老旧的人,老旧的情感,虽然街道繁华,但是繁华之后隐藏的是温情而非冷漠,邻里之间是信任而非猜忌,人与人之间真情胜过假意。

  奶奶姓黄,年近六旬,是一位鳏寡老人,一个人守着一座宅院生活了大半生,没有儿女,丈夫早逝,她一个人就这样在那座古旧的庭院里简净度日。一个鳏寡老人的生活,期间的寂寞和心酸,不难想象。然奶奶对待生活总是明媚的,虽一人独居,却也并不因此怠慢了生活,她依旧用心过活,从容姿态,不因物减,不以岁移。

  我和父母亲落居于这座庭院后,给这里增添了许多的热闹与欢乐,奶奶待我们一家人亦是极好,尤其对我,更是尽心尽力。那时,父母亲白日里上班,晨出晚归,日日如此,奶奶便将我带在身边,日日细心地照料我。每日为我洗衣做饭,穿衣束带,带我外出游玩的多半也是奶奶。那时年幼,并不懂得很多,只是一般孩童的心思,只觉奶奶待我极好,堪比我的祖母,因而对她的依赖更甚。她是真心待我,将我视作亲生孙女,而我亦是终日绕膝,给奶奶原本平静寡淡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父亲总是说,这一生何其幸运,可以遇上奶奶。在故乡的时候,有祖父和祖母疼爱我们,如今漂泊在外,还有奶奶这样善良的人,将我们视作亲人一般对待。奶奶将她的一颗真心交付,我们亦是深情待之,不曾辜负。奶奶每日为我们洗衣做饭,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父亲说每日回到家中,卸去一身的疲惫,看到饭桌上那些可口的饭菜便觉心中温暖。

  我深深感动于奶奶的良善与热情,我与奶奶那时已算是形影不离,白日里,她总会带着我去很多地方,去的最多的,是那些古旧的街道,古旧的城区。想来奶奶亦是一位有着古典情怀的女子,从她年轻时身穿旗袍的旧照片可以得知,年轻时,她也曾和许多的江南女子一般,撑着油纸伞,身着素锦旗袍,徜徉在青石铺就的石板路上。我对旗袍的执着亦是始于那个年幼的时候。奶奶给我缝制过很多的旗袍,每一件,都是她带着我去裁缝店里量身定做。我喜欢裁缝店,那里的各种布料也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看着那些我挑中的各式花色的布料在裁缝的手中变成一件件绵软、华丽的旗袍,我穿在身上便觉欢喜。时至今日,我的衣柜里依旧不乏旗袍,每年夏日,在家中我几乎都是身穿旗袍。我知道,那些旗袍静静地守候在我的衣柜里,亦是一份深情,奶奶一生喜爱旗袍,她将旗袍传承于我,我对旗袍亦是心生爱慕,自是不会无端辜负她深情如许的守候。

  然而我最喜欢的,是奶奶亲手做的吃食,其中,我犹爱青团。第一次吃是在清明时节,奶奶做好了很多的青团,给我和父母亲留了一部分,其余的则带去给她的早逝的丈夫。奶奶说,爷爷在世的时候最爱奶奶亲手所做的青团,而奶奶亦会每年清明时节亲手做给爷爷来吃,爷爷走后,奶奶依旧每年如约地做着青团。这是一份爱的执着,多年如此,不曾动摇,我知道后心生感动,奶奶对爷爷的爱,亦是足够让人感动。平凡的夫妻,平凡的一种吃食,其中蕴含的却是深情的爱,不变的守候。想来,这人世间这样的深情亦是难得,他们没有子女,但是却在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爷爷走后,奶奶一个人生活,但是多年来却依旧没有忘记过爷爷的喜好。爷爷爱吃的青团,她依旧每年风雨无阻地做着,越做越好,越做越深情。这样一份简单质朴的爱,在人间,早已黯淡了时光,踌躇了岁月。爷爷对青团的执着,奶奶对爷爷的执着,还有如今我对青团的执着,不知是否也是一场早就注定的缘分?若人世真有轮回,若世间真有因果,愿来世,他们依然可以简净相守,平淡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