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思的经典散文(2)

时间:2021-08-31

  奶奶做的青团青草香气浓郁,观之则油绿如玉,那一个个油绿的青团,看起来煞是可爱,像一个个傻里傻气却又透着古怪的精灵,它们像是在调皮地向人眨着眼睛,一口咬下去,只觉外层糯米香软可口,豆沙的馅溢入口中,甜而不腻,香甜醉人。我吃过一次,就深深的爱上了这种吃食,奶奶不厌其烦的为我做着,任何我想吃的时候她都会不辞辛劳的为我做来。清明时节有艾草可以做出最正宗,最可口,最清香的青团,而平常时节,奶奶则会用各种青菜的汁液代替艾草汁液,做出的青团依旧模样可爱,香甜中带着清淡,依旧是青草的气息。

  后来,每到清明时节,奶奶便会采来很多的艾草,置于阳光底下细细晾晒,直至艾草干枯,再将其储存,等到没有艾草生长的时节,而我又想吃的时候,奶奶便取出储存的干枯的艾草,用水清洗干净,再用沸水慢煮,直至艾草的香气溢出,然后用煮出的艾草水来和面制作青团,最后上锅清蒸的时候亦是会用煮出的艾草水,这样做出来的青团,即便使用的是青菜的汁液,依旧会有浓浓的艾草清香。我知道,奶奶这般不辞辛劳地做着,只是为了让馋嘴的我可以在任何季节都能够吃到艾草香气的青团。从那以后,每次奶奶做青团的时候,我都会和她一起给爷爷送去一些,让爷爷也可以在任何的季节里都可以吃上奶奶亲手所做的有着艾草香气的青团。

  记得每次奶奶熬煮艾草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多年后,我才明白,那其实,弥漫的,都是奶奶的爱。我跟她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却将我当做至亲来对待,只是这份情,我此生都没有办法来偿还。

  那几年,我几乎日日吃着奶奶为我所做的青团,对于我而言,青团胜过了一切的吃食。那每一个团子,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则程序复杂,艾草需要捣碎取出汁液,还要用各种办法除去汁液里异味与杂物,让其只留下淡淡的艾草气息,糯米要碾成粉末,细细揉捏,还有香甜的豆沙馅儿,做起来更是复杂,连同那最后一道清蒸的工序都极为讲究,火候的把握,清蒸的次数及时间,都尤为重要。一道看似简单的吃食,其中则是蕴含了无尽的辛劳与智慧,更重要的是,那青团里,都是奶奶真挚的爱。

  奶奶几乎是做了一生的青团,年轻时为丈夫做,如今年老更多的是为我做,然而无论是为谁做,都是由爱而生,情真意切。奶奶做青团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所做出的味道,更多的,是爱,是真情。

  那时年少,不知奶奶做青团的辛苦,只是一如既往的要她做给我吃,奶奶每次都笑着为我做,她总说看着自己所做的青团被我开心的吃掉是让她深觉幸福的一件事,所以,尽管青团做起来不易,好吃且用心的青团更是需要煞费苦心,但是因为我爱吃,奶奶便不辞辛苦地为我做。奶奶说,青团需用灶火清蒸才更显其清香软糯的口味,因此每每为我做青团,她都会生起灶火,为我细心蒸制青团。奶奶年迈,家中的那口灶早已闲置多年,年老的她,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就不曾用过了,就连每年清明为爷爷制作青团都是用电炉子,但是那个时候,她为了让我可以吃到最好吃的青团,竟然重新开启那口久已尘封的灶,生起灶火,为我细心地清蒸青团。每次奶奶生火蒸煮时,屋顶上都会升起袅袅的炊烟,在那条街道里,那炊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每都延伸成为我最美丽的感动。以后很多年,无论身在何方,只要看到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或是读到有关炊烟的任何的文字,我都会想起奶奶,想起奶奶曾经为我做的青团。

  如今想来,满满的都是感动。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为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这样的不辞辛劳,这样的尽心尽力。也许她是因为一个人鳏寡的孤独,而我和父母亲的到来,尤其是我的到来填补了她情感的空白,让她满腔的爱意有地方可以安放,给她老年的生活带来如许的欢乐,但是,我亦是更加的坚信,这一切,更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良善。

  奶奶与我们一家人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我们却对彼此情真意切。奶奶细心照料于我,让父母亲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安心工作,而她为父母亲洗衣做饭,则更是让人感动。她将我们视作亲人,我们亦是将她视作家人,平日里吃饭,都是一桌而坐,一张不大不小的木桌,几碟可口的菜色,四人围坐,刚刚好,不多也不少,茶饭间,多了许多的欢声笑语,可以看出奶奶年轻了,就连邻里亦是说过,自从我们来到,奶奶的脸上便增添了很多的欢乐,她少去了忧愁,更多的是老年人原本该有的简单的快乐。每到过年时节,我和父母亲回到家乡过年亦是带着奶奶同行。奶奶说自从爷爷走后,每一年,都是她一个人冷冷清清地过年,早已觉得过年与平常无异,因为那份热闹,那份快乐,早已与她渐行渐远。我和父母亲将她当做家人,既是一家人,便应该一起过年,一起吃团年饭,每岁年末,父母亲便带着奶奶一起回到我们的家乡里过年,奶奶自是心生欢喜,愿意跟我们一同回乡。想她一个年迈的老人,这一生,早已所求不多,只是希望可以有一个能够陪伴的人,让她老年人的生活不再那么的孤单、寂寞。我和父母亲的到来给奶奶久已岑寂的生活增添了如许的热闹与欢乐,而奶奶的真情与关爱亦是让漂泊在外的我们倍觉亲切。那时,我和父母亲远离故乡,天涯漂泊,但是因为她,我们却毫无漂泊的苦感,反而有一种家的温暖,因为,在那个温润的江南水乡,无论时光老去多少年华,我们都知道,那条古老的街道,庭院里深深掩映的,是奶奶一如既往地守候的身影,是她,给了漂泊的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奶奶和我的祖母年纪相仿,每次带奶奶回家,她都很开心,奶奶和祖母很是聊得来。那两个老人,同样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却因了我和父母亲被紧紧的牵连在了一起。她们一般心思,都是情真意切,奶奶对我的家乡很是留恋,对我的祖母亦是不舍,每次她们都有很多话说,而走的时候又是恋恋不舍,总觉得一个春节的时间不够长,还不够她们好好的说说话。

  自我们和奶奶住在一起后,奶奶每年都会和我们一起回家乡过年,而我们的团年饭也增添了一道菜,那就是青团。奶奶做的青团,不仅我爱吃,祖母亦是爱吃。祖母牙口不好,平日里就只能吃一些很软的食物,她又偏爱甜食,奶奶做的青团,不仅香甜,更是柔软,很适合祖母的口味。青团这种吃食,属于江南地区,我的家乡并没有,因此祖母并不曾吃过,但是祖母吃过奶奶亲手做的青团之后便如我一样深深的爱上了这种吃食,因而那以后,我们家的团年饭桌上便多了这样的一种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