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课文解读(3)

时间:2021-08-31

【设计三:走进生活,体验快乐】

  有了感受和方法,只是帮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我们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焦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能否感染学生,在于学会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1、引入故事《小鸭和小鸡》

  师:小鸭和小鸡为什么都能吃到肥肥的虫子?

  紧接着,学生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他们从桥上走过去的,但后来一想,不对,小鸭的嘴巴扁扁的,过了河,也吃不到虫子;有的说他们造了一条船,后来又有人反对说,不对,不对,他们那么小,怎么能造船呢?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我不忍心也不愿意打扰他们。后来,讨论的焦点终于回到了主题:小鸭背着小鸡过河,小鸡帮小鸭啄虫子。这时,我可不能袖手旁观了,对于学生的结论及时作了评价,并进行了延伸:对,他们和《爷爷和小树》一样,由于互相帮助,彼此都找到了快乐。你在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像小鸡和小鸭一样的事?这一问,学生中又炸开了锅:昨天,他没橡皮,XX借他的;我上次摔倒,大哥哥扶我起来的,还叫我不要哭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居然说帮人最多的是老师,什么帮他们吃药 、蒸饭、买菜甚至有些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而对学生的影响会这么大。

  最后,我来了个总结:我的帮助得到了你们的称赞,我真高兴!同样,你的帮助也会得到别人的感谢,你也会得到快乐的。

  2、判断是非,学会帮助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非能力是比较差的,特别是如今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挖掘人文性的本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下面的同学谁做得对,你认为对的打√,不对的打×。

  ⑴ 小明作业做不出,我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 ( )

  ⑵ 东东生病了,玲玲替他值日。 ( )

  ⑶ 玲玲不会跳绳,东东每天放学教她。 ( )

  ⑷ 双休日,我给妹妹讲故事。 ( )

  ⑸ 洋洋不小心摔倒了,明明乐得哈哈大笑。 ( )

  ⑹ 放学了,康康的妈妈没来接他,丁丁就陪他一起回家。 ( )

  这些小事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也引导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渐渐的,打小报告的少了,哭闹的也少了,同学之间和谐了很多。而我呢,负担减轻了许多。

  另外,课后,还可以安排一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游戏活动,如两人三条腿、警察送小朋友等等,同时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

  对于这样的感染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这也仅仅是新课程语文学科人文性体现的一个小小的圆点,还有更多的圆点等待我们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