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美木兰的爱国情怀

时间:2021-08-31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试论中美木兰的爱国情怀。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试论中美木兰的爱国情怀

  摘要: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辞》把花木兰生动的刻画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也久经传唱。美国迪士尼公司和中国导演马楚成都以此为据点,先后将花木兰搬上大屏幕。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中美木兰在同样的事件中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做法。

  关键词:尽孝;忠君;爱国;个人价值

  我国南北朝脍炙人口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使得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芳百世,妇孺皆知。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们不会忘记木兰替父从军的侠肝义胆,不会忘记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坚毅顽强,不会忘记她功成不受赏、凯旋归故里的磊落轩昂,还有她脱去战袍后那种青春女子的纯真烂漫。正因为如此,美国迪士尼和中国导演马楚成都先后将其搬上大荧幕,为木兰这一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木兰从军的这一传奇故事的情节线条应该说是简单清晰的:可汗征兵,代父从军――军营拼搏,立功疆场――凯旋而归。辞官归家。在木兰从军这一故事中,有许多可以被利用的类型元素。“忠”“孝”的精神、女性的性别倒错、一场战争、一次可能发生的爱情。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认为木兰故事的核心是关于忠和孝的冲突,因而,木兰在人们印象中就成为了一个尽忠尽孝,侠肝义胆的奇女子。历来文人作家,编剧导演毫不吝啬的将木兰的忠孝两字反复吟诵。在中国影片《花木兰》和美国迪士尼影片《Mulan》中,都是尽力表现木兰的爱国和尽孝。但细细品味之下,同样的爱国行为,却有着别样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