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牛》的象征主义解读

时间:2021-08-3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莫言小说《牛》与象征主义之间的关系。分别是“牛”的象征意义,人物性格的象征意义和党政机关的象征意义。就像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一样,《牛》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但却更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意义。

  象征主义在20世纪传入中国的文学思潮中,不同时期都有作家垂青于它。早在1920年,沈雁冰就曾指出:“表象主义是承接写实之后到新浪漫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不得不先提倡。写实文学的缺点,使人心灰,使人失望,而且太刺激人的感情,精神上太无调剂,我们提倡表象,便是想得到调剂的缘故。”

  在经历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桎梏后,八十年代迎来了第二次思想革命,西学热潮再次出现在文坛上。各种文学思潮涌入中国,象征主义因其清醒的文学自觉意识为许多作家所热爱,触发了他们的心理机制。

  象征主义使得文本具有了多重解读性,把读者由现实世界引向了彼岸的世界,既没有脱离现实,又增加了文本的意蕴。本文就旨在探讨象征主义在莫言的小说《牛》中的运用和意义。

一、牛的象征意义

  小说《牛》中,描写了三头牛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悲惨遭遇的故事。牛作为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不能随便宰杀;但是又因为生活资料的极其短缺,不能供养过多地牲畜。而牛的再繁殖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问题,因此人们选择阉割的方法来抑制牛的再生。小说描写了三头牛,前两头牛在“发展了的”“文明了的”“高超的”技术下,迅速地遭到阉割。而第三头牛双脊却飞来横祸,“因为交配太多, 弄不好会大出血。”(《牛》)最后,双脊在去兽医站医治时,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