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教学设计及反思(4)

时间:2021-08-31

 四、鲁迅名言我会背。五、鲁迅纪念馆我去过。

  3、 书籍介绍

  老师向大家推荐三本鲁迅的书。一本是《世界名人传记──鲁迅》:这本书用妙趣横生的故事介绍了鲁迅的一生,读起来简单而有趣。第二本是《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作品,图文结合,便于我们理解。第三本是《鲁迅文学作品集──小说卷》,我们的课文出处《故乡》就第一篇。

  板书设计: 走近鲁迅

  结合时代背景

  联系作品或上下文

  揣摩深刻含义的句段

  ……

  《走近鲁迅》教学反思

  本学期第五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根据孩子们课前的阅读情况,我布置了学生“走近鲁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资料以及信息,如鲁迅生平、时代背景、鲁迅作品以及关于鲁迅的故事等,在进行《走进鲁迅》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中,我成功地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删繁就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解读鲁迅,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单元训练重点,主要让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感悟并交流心目中的鲁迅人物形象。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一学生课前写的小诗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读出这首诗时,我让他们猜一猜此诗出自谁的手笔,孩子们都猜测是小才女黄昕羽之作。听说是陈奎州的周记时,学生眼里流露出无比羡慕和赞赏的神情,他们明白:只要用心走近作品和人物,用心阅读,就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时,向他们揭示课题,水到渠成。

  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让学生先从整体感知鲁迅,说说课前从哪些方面了解了鲁迅,要求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既了解了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又为下一个作品 交流环节进行了铺垫。“品位鲁迅”这一环节,落实了教学重难点,感知人物形象,恰当的阅读方法是理解文本,感知鲁迅人物的一个关键点,我觉得课堂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因文施教,阅读方法指导到位。

  阅读方法种类繁多,但孩子们要想读懂鲁迅的作品,没有一定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是缺乏效果的。课前需要阅读方法的提示,如你阅读鲁迅作品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方法?让学生联系单元学过的方法,进行回顾,再运用,我及时进行概括,总结了7种阅读方法。同时提醒学生:要想走近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要采用这些有效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联系整部作品或上下文、揣摩文章有深刻含义的语段。并将这几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利用这几种方法进行再次阅读、汇报、交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折射在课堂是精彩纷呈的。

  没有任何的铺垫,没有任何的提示。无论是作品的种类和表达的方式,表达起来都无拘无束,出口成章。如陈奎州拿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采用了揣摩深刻含义句段的方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到了“救救孩子”!这一段语重心长的呼唤声,一针见血地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谈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所折射出的内心已经严重歪曲的“狂人”的病态,还联系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药》《坟》等。张誉琼选择了散文诗《野草》中精彩的语段来解读鲁迅的人物形象,读出了鲁迅矛盾中的坚韧。刘钦清却从《故乡》中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一句,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品出了绝望中的鲁迅又心存希望,从而感受到了鲁迅的那种催人奋进的如野草般的精神。还有一女生结合闰土形象的变化,感受到了当时鲁迅生活的环境之艰难,社会之黑暗……这些恰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落实,是促进学生再次深层次阅读的指航灯,明确了阅读的方向。

  3、评价点拨,学生表达个性鲜明。

  不管怎样精彩的课堂,都应该是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这节课上,我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还给学生表达和学习的权利。孩子们不同层次的交流,我都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适时进行评价。如“你理解得很透彻”“你具有鲁迅先生一样敏锐的洞察力”“,在你的描述下,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中年闰土发福的脸庞”“你利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将故乡中闰土的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你是先生的知音,读懂了野草的弦外之音和象征意义”……当一名女生兴致勃勃地起来朗读着《坟》中的句子,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时,我不禁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声:“你很有挑战精神,居然拜读了这篇《坟》,让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当学生利用课外读到的一则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会送上这样的评价:“你能引经据典,顺手拈来,可见你课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

  孩子们在进行自主阅读时,我发现一男生在《故乡》这篇文章后面,写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30年之后,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过去天真、朴实的闰土不见了,现在的闰土变得如此的麻木,眼神空洞。”在进行反馈交流时,这位腼腆的男生却怯了场,不敢将自己的疑问与大家交流。我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男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同学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现在我想请他勇敢地面对大家。大家给他掌声好吗?”……经过几轮的鼓励,他终于将自己的观点流利地说了出来。

  但这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因为学生表达意犹未尽,所以在教学时间上安排有些紧凑,感悟鲁迅形象时,时间不够。本来安排走近周海婴作品《记忆中的父亲》,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鲁迅作为一名父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时,下课铃响起了。另外,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领会课堂上的读书方法并运用于阅读中,还有待进一步检查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