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柳宗元贬永期间的创作

时间:2021-08-31

  发自肺腑,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物有不平则鸣之,柳宗元才华横溢,青年得志,在官场可谓一帆风顺,被擢为礼部员外郎时年仅33岁,年青的他参与了王叔文主持的永贞革新,还是其中的要员,是革新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但是革新刚开了头就被保守派扼杀了,参与革新的人员一个个或被赐死或被远贬外地当司马。正想为国为民做点事的他竟落到如此下场,心中何得平静?被贬之后的作品都烙上了他被贬后心境苦闷、愤激和沉重反抗的印记,正因如此,这种不平不满发自于肺腑,才使他的作品有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才使其作品有了一种不衰的艺术魅力。他在为一个个先他而逝的革新派人物所写的悼词中就体现了他强烈的“不为世屈”的人格精神。《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字字皆血,声泪俱下,诗先是历数凌准的学识才能(“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次则浓墨重彩地赞美他的胆气(“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和高风亮节,再说他如此英才,最终却落得个身贬母死、二弟继亡,自身又双目失明(“泣尽目无见”),含冤而贬死南荒的悲惨遭遇。这哀悼的仅仅是凌员外吗?绝不仅止,“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所有参与革新的人士的结局都极为悲惨,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罢了。在他所有的骚体变赋文当中,继承了屈原的遗风,并发扬了屈原的精神。他与屈原有着同样的革新失败而南贬遭遇,同样地清高傲慢,倔强守节,柳宗元发现屈原的骚赋文章表达人生失意不得志的怨愤是极为有效的方式,因而“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骚赋文就成了他重要的抒怀载体。《吊屈原文》中“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一个屈原的知己,以屈原为榜样,要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的光辉形象就矗立在读者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