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李白之间只差一个吟诵(3)

时间:2021-08-31

三、如何推广吟诵的读书方法

  (一) 政府与社团的大力推动

  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 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学科上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 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124篇, 占所有选篇的51。7%。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 到词曲, 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 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 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均有收录。古诗文比重的加重, 使得不少学者开始呼吁传统的吟诵法应引入校园, 让学生重新拾起这个遵循古诗文规律的诵读方法。如今, 开封的华氏吟诵调, 已被收录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传播到了全国十多个省市。同时, 也有人将诵读发展为舞台艺术, 如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舞台吟诵已经初步成熟, 丰富了吟诵的形式。此外, 一些高校社团还排演了各种吟诵表演, 积极传播吟诵文化。

  (二) 中小学是推广吟诵的重要阵地

  小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很强, 尤其是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学生, 因此吟诵这种读书方法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首先培养小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然后通过吟诵, 让学生产生画面感, 进而理解诗词的美所在。散文家朱自清在《论朗读》中曾分析说:“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 又不能写作文言, 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 小学生不仅要学会吟诵的方法, 更要在思想上重视这一方法。吟诵法的推广, 难的不是技法, 而是穿破读者与经典之间的心灵隔阂, 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有人说, 吟诵声中暗藏着诗词的另一半灵魂。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吟诵是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法。在吟诵声中, 古今人物穿越时间的藩篱, 进行灵魂的对话, 拉近了读者与古典诗词的心灵距离, 并将中国这个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法进行发展, 将中国传统诗文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