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诗的特点及成就(3)

时间:2021-08-31

  第四,雄奇壮阔,格调高昂是李白山水诗的主要风格。

  李白描写高山、大川,总是写得雄奇壮阔,格调高昂,显示出自然的伟大,洋溢着诗人的崇敬心情。如天姥山,客观上并不能与五岳比高低,可诗人却把它幻想成神仙世界,高不可仰。“天姥连天”,“势拔五岳”,有“虎鼓瑟兮鸾回车”,恍恍惚惚,迷离莫测,令人向往,在审美方面,表现为崇高美。黄河,在诗人笔下奔腾咆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吞万里,浩浩汤汤,不可一世!而这种雄奇壮阔的风格,壮大崇高的审美意趣,正是李白山水诗所特有的。

  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一生不仕,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等气象雄浑的诗,但这类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如“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秋登兰山寄张王》),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却掩饰不了诗人内心的孤清和寂寞。

  王维山水诗中也有雄奇壮阔的一面,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势浩大。但王维的山水诗中大多往往渗透禅意,意境幽冷空寂,缺少李白诗中那种积极向上的豪壮气概。像《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实际就是个僧徒坐禅。另外像“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等诗中,诗人的感情幽冷、孤独到了极点,怪不得清代胡应麟认为这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语)。王维的山水诗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李白山水诗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雄奇的风格,高昂的格调,宽广的格局,灵活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诗歌领域里标新立异、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