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小说创作(3)

时间:2021-08-31

  《一片狂言》以“一个失意人的杂记”为副标题,主要描写了一个疯子的心理。小说叙述了三件事:夜遇死去的周三哥、与母亲的对话、给情人的书信。作品是否受过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和人物语言的荒诞不经,确实和《狂人日记》有几分形似,不过从反映生活深刻性和广泛性方面来说,这篇小说和《狂人日记》实在是相去甚远。

  《谜语》以漫画式的手法刻画了留美学生紫石精神崩溃的过程。紫石本是一个“极好静”的青年,一个初秋的晚上态度骤然改变,弹三国国歌、抽烟、单相思…… 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尽管我们没有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找到关于“紫石”的类似记载,但在散文《秋声之二:寂寞的黄昏》中有着与小说中非常接近的描写。先看小说:“我们寓所斜对门住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满头披着金色的卷发,清晨提着书包在我们窗前走过,午后又走回来。有时她穿着轮鞋,在道旁来回游戏。她披着一件深蓝的外氅。紫石的注意有好几天完全集在这个孩子身上。”[3]再看散文:“天天在这个时候,一个年方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子从我窗前走过,走进我住所的斜对面。无论对谁讲,我爱这个孩子。她披着一件蓝袍,踏着轮鞋在我窗前晃来晃去。我想她一定觉得奇怪,为什么天天看见我在窗口靠着。”[4]描写如此接近,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紫石是一种假托,本质上是作者寂寞自我的真实写照。作品主题作者在最后作了交代:“生活只是应该欺骗,这是一句谜语。”但是从小说本身来看,我们很难得出这样抽象的结论,所以主题确实是个“谜语”。

  《一片狂言》和《谜语》的主人公都是疯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疯子形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从鲁迅《狂人日记》、《长明灯》,到冰心的《疯人笔记》;从《雷雨》中最后发疯的蘩漪,到《财主的儿女们》中的蒋纯祖…… 狂人或疯子形象具有特殊的价值,“借助疯狂表现对传统价值的反叛,是中国表现主义作品主题表现的重要视角之一”[5]。尽管很难下一个结论梁实秋是否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克罗齐的表现文学观的胡梦华(1926年《小说月报》第17卷第10号《表现的鉴赏论――克罗伊兼的学说》),和梁实秋关系非常密切,1923年梁实秋南游苏沪,在东南大学接待并全程陪同他的就是胡梦华,梁实秋称其为“文字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