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小说创作

时间:2021-08-31

  梁实秋文学批评和散文创作而著名,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创作了一些小说。这些小说从题材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传性质的小说,一类是心理分析类小说,还有一类是社会写实类的小说。尽管这些小说反响平平,但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了解其小说创作,对于理解其文艺思想可起到一定补充作用。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众所周知,梁实秋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其新人文主义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遂为一家之言,虽然有时论述比较偏颇,但观点视角新颖,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承认。相比较而言,他的散文作品影响广泛而深远,以《雅舍》为代表的这些散文,心态平正,语言幽默诙谐,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文学批评和散文外,梁实秋还创作了一些小说,在最近出版的《梁实秋文集》第6卷《集外拾遗(一)》中一共收录了7篇。这7篇分别为《最初的一幕》、《一片狂言》、《苦雨凄风》、《公理》、《谜语》、《上海人到纽约》、《悲喜剧之一幕》,从创作时间上来看最早的写于1922年3月,最后的一篇发表于1933年的11月。这些小说作品虽然反响平平,多数是我们初次见到的,但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

  纵观这些小说,假如从题材上来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结果,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传性质的小说,如《苦雨凄风》、《公理》。

  《苦雨凄风》主要描写了“我”即将离开祖国前与意中人的告别,属于传统的伤别离的主题,苦雨凄风之夕的告别描写真实而细腻,读来缠绵悱恻,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作品结构也相对完整。《公理》的故事地点发生在美国,主人公鲁与T君、H君驾车去丹佛,中途发生撞车事故,警察长不问青红皂白,拘留了T君。为解救 T君,万般无奈,鲁只有接受罚款和赔偿。作品对美国的“公理”进行了嘲讽,并流露了弱国子民悲惨处境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