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实录(3)

时间:2021-08-31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的回答的最好评价。

  师:这一段的第二句,有两个“或”字,怎么讲?

  生7:“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怎么理解?

  生7:这里说的是两种人的不同人生态度,有的人在室内面对面谈论人生感悟,有的人则是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师:能吃透课文注解来回答,很好!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不同,但是,在此时,在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生齐答)痛!

  这种生命体验,我们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那就是——(板书:人生----短)

  生(齐):人生苦短!(板书:苦)

  师:下面,来读一读第三段,体悟王羲之的人生苦短之“痛”。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朗读。请读出作者的情感波动,特别要注意重点词语。

  (生8朗读第三段)

  师:“岂不痛哉!”这一句你再读一遍。

  (生8读)

  师:“痛”,此处强调,但音调不宜高亢,应低沉。(师范读)同学们比较一下,再读。(生8读)齐读“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齐读)

  师: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同学们还能记起一些咏叹人生苦短的名句吗?

  生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生1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功底对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是颇为重要的。  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弥漫了整个魏晋的天空,当是时“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投影)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陆机有“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刘琨有“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种思绪,同一种感叹,同一种音调,同一种哀伤。(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