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实录(2)

时间:2021-08-31

  生(齐):是。(板书:乐)

  师:那么,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呢?带着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一起诵读课文。

  我这里准备了很好听的一支琵琶曲,来作诵读的背景。(播放课件音乐)

  老师大声读,同学们跟着一同轻声和,来品咂文本韵味,好不好?(师范读)对古诗文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师:还是之前的问题: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

  生(齐):“痛”。(板书:痛)

  师:是什么“痛”?下面,分组讨论。

  (生分组研讨)

  生3:作者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还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些让自己感到很快乐的东西,很快就消失了,这让作者感到很痛苦。也就是“胜景不常,盛筵难再”之痛。

  师: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记下来:“胜景不常,盛筵难再”之痛。

  生4:作者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让他感到很痛苦。

  师:怎么理解这句话?(生4摇头)哪位同学为我们解惑?

  生5:生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的安排,最终都要走到尽头,也就是死亡。

  师:很准确。

  师:这一句还有一个关联词语——“况”,“况”是承接前面哪一个关联词的?这两个关联词带起的两句话构成了什么关系?

  生6:“况”是承接前面的“犹”的。这两句话构成了递进关系。“犹”,“尚且”,这是一层“痛”: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况”,“何况”,这是更进一层的“痛”:生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死亡无可避免,我们自己无法控制。(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