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欢迎大家阅读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编辑为大家带来的《红楼梦》对当代青年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 还要了解更多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

《红楼梦》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红楼梦》培养真善美内驱力

  我们回过头来总结,我们过去我们学了很多东西,学得很吃力。我们很多大学生,很多青年人都误认作自己笨。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其实,往往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指导好,我们的知识结构残缺,所以做起来特别困难。这是什么?这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来理解东西。其实对于这个人生遇到的问题,对于科学研究,它并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艺术,全都发生关系。

  有人说我是“百科全书式”人物,那我占便宜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在十四、五的时候,小的时候是读古典知识读得很多。反正找书看,那个时候又赶上个好的时代——毛泽东时代,全国性地研究《红楼梦》热。说大人们都研究《红楼梦》,怎么回事?咱们也研究研究吧。一看觉得挺好,那个时候也研究得相当有限度,但是留下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红楼梦》首先写情写得好,我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爱情,它是写人间的情,写得非常好,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动。《红楼梦》除了在情方面让我们体会情、领悟情之外,同时还把那些最丑恶的东西和那些最美的东西都展示了给我们。而那些丑恶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是畅行其事;从一些人物上来看,叫活得有滋有味。比如说象薛潘、贾珍、贾琏之流,这些人,叫活得有滋有味。而真正好人,好一点的人,比如象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等,这些人活得是要多艰难有多艰难。这个时候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使我们产生改造社会的原始动机,给我们培养了正义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情等等。

  同时,还有了大量的问号,叫人读不懂。《红楼梦》,是一部浓缩的百科全书。大家想想,对于小说艺术、历史学、文艺理论、哲学、美学、医学、茶文化、服装文化、园林设计等等,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而我们那个时候是看不懂,留下了大量问题看不懂。看不懂,就产生好奇心。我读中医学,研究中医学,就是因为《红楼梦》引起的。因为《红楼梦》有不少看病的情节,有不少方子,看不懂。所以那个时候去找书,因为那个时候书不是很多,就找到一本湖南中医学院编的《中医学》,拿起来就看。其实也看不太懂,反正也看了大概。我举这个例子是说,就是因为《红楼梦》,所以产生太多太多的内驱力,使我们兴趣范围增加的太大,使我们对真善美追求的原动力太强了。

  到了什么程度?到了一种半发疯的状态。当然这是谦逊,准确的讲是发奋的状态。再说句好象很可笑的话,大家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上大学早,十五岁就上大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这个大学,私下用了不少时间研究爱情学,要建立爱情学。因为人类的爱情学没有建立起来,那个时候自己就要建立爱情学。大家想想,好笑不好笑?这个时候严格说来,什么叫恋爱我还不太懂。那时就研究爱情学,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很好笑。当然现在也毕竟把爱情学这个学科建立起来了,开发出来了。为什么要研究它?我们现在年轻人也是十几岁、二十几岁,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原始冲动?我为什么有?这看了《红楼梦》之后,觉得这个社会太荒唐,觉得这怎么是这个样子?然后想来想去,说出了很多人太坏、太浑,或者说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之外,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说,整个人类对爱情是什么?它遵循哪些规律?人类怎样可以利用一些规律取得人类爱情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幸福?我们不知道依据什么。所以,那时就想,要把爱情学研究好了的话,这爱情悲剧就少了吧。《红楼梦》中的爱情学悲剧多,现实当中的爱情学悲剧也多。说这能解决很多问题。就是因为这《红楼梦》闹腾啊!从小读过《红楼梦》,就闹腾成什么样?整天就是不安分。总琢磨这个也要弄,那个也要弄。

  那个时候想,当我四十来岁的时候,也一定要写一本小说,跟《红楼梦》差不多。现在才发现写了也写不了这么好,研究得越深,越发现这个东西不好鼓捣。这个东西确实有深度!和年轻人坐在一起,我就讲,“大家想想,你那个时候只学一个专业。我跟你讲,我那个时候至少学了十个专业。” 那个时候的教材,说科学的春天到来啦,所有的现代成果全部往教材里堆。给我们编进去的,给加上花边号,说这是选修内容。就是可以学可以不学。我管你选修不选修,全学!不学那肯定不好嘛。然后,我就同时学十个专业,当然成绩就不是很好,精力分散的太大了嘛。然后有的同学就说,“丁小平,你小子你真敢吹啊。”同学们在一起,有啥话就说嘛。我说,“你要说我吹的话,有一个最简单的证据。你去图书馆去查去。”那个时候,比如说我们学校,那个时候跟现在书也不一样,那个时候信息量没现在高。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图书馆才多少书?工科学校书不多,不象文理综合的学校多。一共才五十四万册。五十四万册书,大家想想,一套《数学分析》就得好几本,怎么也得有个三、五套吧。大家都想借,不能说就一套,一个人借完了别人看不了,不行啊。这么算算,五十四万册书,再分分,有多少种书啊?也可能,十来万种,多少万种我还真没有查过。我想大概有七、八万种吧,也就差不多了。

  那我就说,你去查图书卡去。我不是说跟大家吹牛,比如说当时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肯定要读。比如说象什么哲学,科普哲学肯定要读。我说,甭说这些东西,你去查《抱朴子.内篇》去,连这样的书卡上都有我的名字,不行就去查去。大家谁知道《抱朴子.内篇》是干什么的?我连《抱朴子.内篇》我都读了,你说我读了多少东西吧。那《红楼梦》自不必说,肯定读得很多嘛。大家想,要讲边缘一点的,比如说象《稼轩词》,那肯定要读。辛稼轩的词那么有名,能不读吗?就连茅盾写的《神话研究》,都是那时候读的。我们研究诗词,诗词里出些神话呀,自己的东西不够,把《神话研究》都读了。就是发疯地读,什么都读。为什么?都是这个《红楼梦》闹的。因为,不往广了读不行。《红楼梦》那东西太多啦,读不懂。我现在搞的东西,要说广,也不算广。因为世界上的知识太多了,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无穷大分之一百。一百肯定比八十多,但底下加个无穷大,这东西还了得吗?还是个零,没办法。但总而言之,总算多读了几本书吧。到现在研究《红楼梦》,还是觉得不够。《红楼梦》这本书深到什么样的程度?我现在才知道,我研究一辈子肯定没啥问题。不会说我都研究到八十了,这书的确没啥好鼓捣的了。不是这样!我平时随便那么翻一翻,就发现说这个地方怎么过去没琢磨过?呦!说这里头还有这么多奥妙。我们看,就临时那么翻一翻,奥妙又出来了。就是永远挖掘不尽,这里的奥妙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