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之路从6分钱开始励志人物故事

时间:2021-08-31

  20岁那年,大学毕业的龚瑛一个月工资只有150元,在那个“万元户”成为许多人追求目标的年代,别人为家庭平常、没有任何背景的龚瑛算了笔账,这样干下去,龚瑛成为“万元户”要到30岁。2003年,30岁的龚瑛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企业,这家企业的年产值达到了6000万元。而目前龚瑛正在忙活的事,是如何尽快让企业年产值跃过亿元大关,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大学生分到小粮站

  1973年,龚瑛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太和堂是远离县城的偏远山区,被誉为祁东县的“西伯利亚”。在龚瑛之前,龚家已有三兄妹。尽管父亲在太和堂镇政府工作,由于家中人口多,龚家的日子过得也很清苦。这种平常的家庭背景给了龚瑛刻苦学习的动力。因此从小学到高中,龚瑛成绩都很优秀,1989年,龚瑛顺利地考上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学的是机电一体化。

  龚瑛因此成为龚家的骄傲,走出了偏僻的山区。

  由于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龚瑛也渴望着毕业后能分到大城市去工作。

  然而,三年学业完成后,龚瑛未能如愿进入大城市,甚至连留在衡阳市和祁东县城都没有办到。他被分到太和堂粮站,在小小的粮站,学机电一体化的龚瑛当起了碾米工。回到家乡后,龚瑛有过彷徨。但龚瑛很快从失意中走出,开始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尽心做好本职工作。

  龚瑛说:“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品质,那就是做什么事都认真踏实。”

  因此,即便是开碾米机,龚瑛都想法把米碾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注意碾米质量。

  正是这种认真与踏实,给了龚瑛后来的机会。

  6分钱引上经商路

  1992年7月分到粮站后不久,他对粮站就有了全面的了解。正是这份了解,让他捕捉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在一次与同事的闲聊中,大家谈到了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化。当时,粮食价格正在小幅上升,收购一斤谷可以赚取6分钱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