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之路从6分钱开始励志人物故事(6)

时间:2021-08-31

  进入粮食市场10年之久,炼就了龚瑛对这一领域超前的洞察力。

  龚瑛说:“近年来,人们对大米的消费已向优质化、功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粮食生产结构正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高方向调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粮食加工企业应该向高质、环保方向发展。”

  2003年5月,在“金泰”一期运行正常后,龚瑛开始二期的运作。二期工程预计将在近三年内投资100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8万吨的出口优质米生产线,和一个年产2000吨的糠油生产线,同时拓展企业的产品种类,在生产优质米和糠油的同时,生产营养强化米、快餐米饭和营养米粉产品,延伸粮食的加工,实现粮食的多次增值。

  龚瑛说:“二期工程建成后,‘金泰’的年产值将达到2个亿。”

  为了保证产品优质,龚瑛正着手走“公司+农户+基地”之路。2004年将与高校联手投资500万元在祁东县发展8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

  龚瑛说:二期建成后,不仅可使“金泰”发展成为国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而且每年通过粮食加工增值,可为农民增收上千万元。

  为了实现自己的扩张之路,龚瑛将“金泰”的产品名取为“小青蛙”,如此定名,蕴含着龚瑛两层心思,一是体现绿色环保之意;二是自谦之意。尽管今天的龚瑛和他的公司已经很有知名度了,但他仍愿以小称之,这样才有一种要做大的冲动时时萦绕于心。2003年9月,“小青蛙”获国家商标局注册。

  2003年10月,“金泰”二期工程开始启动。龚瑛说: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