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诗人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史上的杰出代表,留日历程赋予他的是现代诗歌的潮流形式、心灵的感悟和生命的勃发,没有留学,将很难成就这位中国新诗史上的奠基人物,同样也没有中国新诗后来的蓬勃发展。

  郭沫若在20世纪初,留日是一个热潮。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开始进入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时期。有人形容说是“老树接上了青枝,旧囊装入了新酒,浑成圆熟,差不多丝毫的破绽都看不出来了”。[1]这对于仍处在近似中世纪黑暗笼罩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犹如看到黎明的曙光,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一衣带水之间,共同的文化渊源,使日本对于那些寻求真理,探索出路的先行者们,似乎是可以提供解决问题钥匙的范本。

  诗人郭沫若以及大多数留学日本的文人一样,生在国家弱小,人民受难的年代。出身于家道中落家庭的他们,既过着富裕生活,又在家国动乱的、萧条的境底下对下层民的生活有实际性的了解。在对苦难人民的生活非常同情的前提下,他们带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赴日留学。当时的日本民族像海绵一样大量、快速地吸收、消化、使用西方文化。首当其冲的是他们当时的教育,绝大多数科目使用的都是西方教材。 这种开放性的、西洋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氛围,对中国的留学生来讲,最突出的影响是“读东洋书,受西洋气”。日本的西化教育,是辅于政治的。作为弱国子民留学生,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强大日本的歧视。留学生在歧视的境遇下继续他们学业的同时,也用火一样热情的诗歌来抒发他们对祖国的思念,对“五四”运动的支持以及对祖国强大的渴望、追求和向往。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深受雪莱、惠特曼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浪漫、热情、豪放还及富战斗激情。从总体上来说,留日诗人的诗歌富有时代、精神解放的气息,具有反抗束缚,反抗压抑的精神。

留日诗人郭沫若

上一篇:郭沫若改诗 下一篇:郭沫若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