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优质课导学案

时间:2021-08-31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

  1、了解作者陶弘景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言语汇

  2、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1、朗读:①个体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不掉字,不加字,不错读)

  ②小组互动朗读——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探究:①个体自主探究——“目标1、2、3”;标记出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

  ②小组互动探究——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达成共识;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展示:①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学习探究的结果和学习心得;提出本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共同探究解决各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消化学习内容

  ③评价(激励):解决问题的质量;小组合作的实效;发言者的表达效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该小组不得分;小组成员都优秀得满分5)

  三、导学内容与学习步骤:

  (一)营造氛围,导入学习:

  1、导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文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再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答谢中书书

  2、相关资料:①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②历史背景:《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