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4)

时间:2021-08-31

  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便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是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过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之,不可能以悲调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绪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情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箫声竞能感动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