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沈从文的“白日梦”

时间:2021-08-31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沈从文的“白日梦”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有两副笔墨,当他写到城市中人时,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恨不能把所有道貌岸然的城里人都在书里脱个精光,让读者以欣赏他们藏在西装革履下的精神伤疤为乐,而一旦写到“乡下人”,他笔下的字里行间立刻变得温情脉脉起来,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善良质朴的词汇都变成得体的装饰,在不动声色中完成对美的塑造。《八骏图》是前一类的代表,而后一类中的翘楚当推《边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两部关于“城”的小说是非读不可的,一部是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还有就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仅从字面来看,“围城”给人以压抑紧迫之感,而“边城”给人的则是一种开阔辽远之感,小说的内容也是相对的,《围城》写城里人的尔虞我诈和猥琐龌龊,《边城》则写乡下人的淳朴和善良。

  小说写在湘西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中有一溪,一白塔,一户单独的人家,家中有一个老人,一只渡船,一个女孩子和一只黄狗。老人在溪边管理渡船五十多年,生活一日一日平静又平凡地过去,直到船总顺顺家的兄弟俩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三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大老先托人找老船夫提亲,老船夫也非常高兴,可是翠翠却对二老情有独钟,三人各有怀抱,在挣扎中过活。最后大老天保遇难,二老则“坐船下桃源”了,老船夫在郁郁中死去,只留下翠翠在溪边静静地等着二老回来。这是表面的故事

  面对一部作品,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个就是作品的文字表面,也就是一个故事,比如乌鸦喝水,小马过河,这些都是表面的情节,看过的人都能复述出来;第二个就是作品的寓意方面,或者是象征,这是比较深层次一点的,复杂一点的作品就不是人人能够领会得了;第三个就是作品中总有作家投射的影子,或是书愤,如司马迁写《史记》,就说“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或是圆梦,弗洛伊德曾说作品就是作家的“白日梦”,“梦是愿望的达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老船夫、翠翠及其母亲、野花与虎耳草、军人、“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