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是沈从文的学生,而两人的作品《受戒》和《边城》都是描写水边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与《受戒》的异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与《受戒》的异同
摘 要:本文首先从乡土气息、人性美等方面分析相似点及原因。再从“水”的差异、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分析其异同点,探究作家的创作哲学。
关键词:乡土气息;美学理想;创作哲学
沈从文的《边城》与汪曾祺的《受戒》都是搭建在水面上的童话世界,美得让人流连忘返。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纯粹的水的域界。这水濯尽一切污秽,冲尽一切繁芜,涤尽一切杂念。如一面轻纱,模糊了纱帐外现实的丑恶,朦胧了纱帐内童话的诗意。正因其独特的审美体味,吸引作者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一、两部作品的相通之处及形成原因。
(一)扑面而来的浓郁乡土气息是两部作品的共同显著特点。
《边城》写茶峒山城的风俗民情详尽细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的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1]端午节赛船,放鞭炮庆祝,捉鸭子竞赛,妙趣横生。
《受戒》对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则更可谓精致细腻。当和尚对于庵赵庄人来说与普通职业并无差别,庙里和尚们不守戒规,打牌、赌博、吃猪肉、调戏妇女无所不为,且毫无愧色。这种相悖于伦理道德而自然放任的生活方式,总是超越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新鲜有趣。对于风俗的描写反映出当地人无拘无束,尊重人性的生存观念。
(二)讴歌健康自然的爱情,歌颂纯洁美好的心灵,表现人性美、人情美。
边城男子为心爱的女孩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直到吐血喉咙烂,方能表达爱意;翠翠父母自由相爱并为爱殉情,并没有受到老船夫的指责;翠翠的婚姻大事,他也充分尊重翠翠自己的意愿,从不横加干涉;大老二老重情轻利,不要碾坊要渡船。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故事结尾仍在痴心等待那个用歌声打动心房的人。她爱得深沉而坚忍,纯粹而执着,不计报酬地坚守着那份遥遥无期的凄楚爱情,柔弱的身躯与强大的内心相互映衬,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受戒》中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是健康发展而逐步成熟起来的,他们的爱情炽热而质朴,毫无造作,是人性最直接的抒发,是人情最优美的喷薄。唯有庵赵庄这样洒脱无拘的人文环境,才孕育得出明海与英子那样至情至性,清新脱俗的爱情。
(三)形成上述相似之处的原因
其一,两位作者均属京派作家。两部作品清新唯美,完全游离于政治主旋律,而以边缘化的乡土题材入文,抒写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纯至美。其二,沈汪的师生情。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沈从文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散文化小说的传统,《受戒》洋溢着沈从文式的诗情,着力情绪氛围的营造。其三,相近的美学理想。沈从文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2]《边城》寄托着他“爱”与“美”的创作理想,表现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情之美。汪曾祺也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3]《受戒》中和尚们的世俗生活以及逾越“门禁”的杀猪,吃肉,打牌,搓麻将的描写,打破了俗人与宗教的隔膜,展示了人性最本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