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被“误读”的原因浅析(5)

时间:2021-08-31

四、沈从文的作品整体上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边城〉题记》)

  他希望读者通过他的作品,“来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出与现实的堕落处”。

  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到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入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

  “请你从我的作品中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阶级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长河·题记》)

  与《边城》中“美”和“善”相对照的“丑”与“恶”,竟在沈从文的其它作品中,而要理解《边城》,如果“即此而止”,这无异于只读了书的某一章节而谈论整本书,有断章取义之嫌。

  读《边城》,从与沈从文的其它作品“对照看看”,方可得出作者的“隐忧”与“热情”。

  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死后,说,“我不理解他”。而沈从文自立的墓志铭是,“照我思索,可以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认识人。”要理解《边城》,也需照沈从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