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城》的审美意蕴

时间:2021-08-31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浅析《边城》的审美意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析《边城》的审美意蕴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主要展现出湘西边地的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古拙的民俗风情的完美融合,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与悠远,同时着重塑造了一系列淳朴、勤劳的湘西人民,从而表现出他们的人情、人性之美,热情歌颂了茶峒人民的美好品质和纯净心灵,进而引发出隐藏在如此优美的民俗画卷背后的深刻的悲剧意识。三者相互结合,共同推动《边城》进入圆熟静穆、完美和谐的审美境地,使其成为一颗晶莹圆润的艺术之珠,散发出无限的审美文化意蕴。

  关键词:《边城》;自然美;人情;人性之美;悲剧意识

  《边城》作为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是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同时也成为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边城》展现了湘西古镇的秀丽山水之美,并且融合了古拙的湘西风情民俗,如同世外桃园般美丽而悠远;它着重塑造了山地边城人民的忠厚、善良、诚挚淳朴的美好人情、人性之美,表现出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讲述了一个古朴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刻画了主人公的悲剧性格,揭示了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关系中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一、湘西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古朴的民情风俗的完美融合

  《边城》开篇描述了湘西美丽的山水图画和风俗习惯。这些独特的景物使人顿感心旷神怡,有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酉水岸边的吊脚楼,溪边的白塔以及翠绿的竹篁等自然风景,这一切湘西的自然之美,同时融入古拙的湘西民情风俗,如端午节的舞龙耍狮、龙舟竞渡、泅水捉鸭子以及男女对唱山歌等民俗世象。二者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出边地的安静和平、淳朴、浑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古风浓郁的整体生活风貌,承载了作家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之美的人生理想,也将《边城》的自然、优美的底蕴展现地淋漓尽致,使之迈向一个独特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