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论文
【摘 要】“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适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它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我校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方向。在广泛使用语文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上存在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忽略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导学内容繁杂等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目前,许多中学都在广泛使用导学案。语文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简案”,因此,它是师生共用探究活动的载体,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由此可知,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尤其重要,可是,随着导学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被大量使用的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教师认真反思。
一、设计教学目标不明确
导学案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没有立足课标、课本,往往贪多求全,一课时动辄四五个目标完不成。如《春》导学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①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②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③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④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事实上,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达到“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和“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目标。
二、设计导学内容繁杂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有许多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文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文教师编写导学案中发现,导学案显示的内容繁杂,有“习题集”倾向。看看每份导学案,从“预习”到“拓展”全部是填空题、问答题,不利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把原本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上成了“试卷讲评课”。一份导学案就演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起来耗时费力,不论是课堂内外,都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加上一些本来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学习语文就是做作业”的错误认识,逐渐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抄袭导学案的现象。
三、忽略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而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设计没有梯度,不少学困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不是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而是一头扎进教辅资料里,寻找问题答案,不知其所以然,一抄了事,结果,学生根本没有达到提前预习,自主阅读的'效果。
事实上,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和知识积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教育需求。
四、忽略语文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导学案使用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有不少语文教师虽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识,但是感到很茫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法指导没有落实在导学案上,所以,学生成为了简单的知识容器,即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却往往不能灵活运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因为初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心理不成熟,认识问题片面,如果能够在导学案编写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指导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联系、比较、想象和质疑。将知识与方法综合渗透,实现理论与过程方法的综合,创立语文课堂综合化的方法体系。
五、设计环节流于形式
教师通常在导学案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教学反思,包括教师课后反思和学生学后反思,目的既是让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以便改进教学,也是让学生再重新梳理自己预习的问题和课堂中解决的问题,整合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好必要的记录、错题的整理,以便以后进行复习。可是,当导学案涉及教材内容探究结束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不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主要原因也是教学反思设计形式过于单一、空泛。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设计具体,比如学后反思设计:“我做错的题;错题原因;改进措施;我的收获”等。学后反思一旦能够设计的具体规范,学生就能够在使用中重视,如果长期坚持一课一反思,最终它会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师写教后反思也同样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凡善于反思的教师,其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的步伐就会加快。
总之,有关导学案设计的探讨是一次教学探索,发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语文导学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打造高效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2]吴春燕.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初探.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6):16-17
【反思初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