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管理回归文化的逻辑论文

时间:2021-08-31

大学教学管理回归文化的逻辑论文

  大学教学的管理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通过对大学教学管理的科层制组织、控制性技术、功利化目标等特征现象进行分析,对文化的含义及其与大学教学管理之间交互机制进行阐述。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需要回归文化的逻辑。运用文化的力量调适行政性、技术性、社会性因素,从文化的维度促进大学教学管理转型升级。

  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通知》颁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共识,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与大学教学的基础地位得以重申与强调。大学教学工作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主体内容。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本专科共招生721.40万人,在校生2547.70万人,毕业生659.37万人。显而易见,在大学教学规模如此庞大的当今社会,大学教学的质量攸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成败。

  相应的,对大学教学的管理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目前的大学教学管理体系,是自新中国成立初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初步奠定高等大学教育基本格局以来,在多重复杂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这一体系对大学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大学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它还存在哪些与时代发展不尽“合拍”的缺憾与不足,如何对其进行优化升级以提高管理水平,进而助推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这是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学界与实际工作者不断反思,并作出有效回应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命题。

一、大学教学管理的现状特征

(一)管理主体: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组织特征

  20世纪初,以美国的弗里德里克·泰罗(F·W·Taylor)、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Fayol)、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Weber)为代表人物的科学管理运动兴起,并逐步移植到教育领域。我国大学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具有典型的现代科层制组织特征,管理层级多,层级之间等级分明,各职能条线之间分工明确,至今已形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各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高等教育处(中央直属高校无此层次)—各大学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基层教学单位(学部、学院或系)教学办”的纵向多层级行政管理组织体系。有些高校内部的二级教学单位为学部,则在学部之下设置学院、系与教研室等组织,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层级更多。

  一般来说,教学管理组织的设置与变迁主要由行政权力主导,而从提高教学质量角度对管理组织进行“顶层设计”并不多见。教学管理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主要考虑与上级部门对口,基层管理组织还要与人才培养的特定领域、教学过程的特定环节相对应。相邻职能条线之间界限分明,壁垒森严,缺乏横向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工作任务下达、指令发布、政策出台、活动实施、检查评估等依靠各职能机构的“红头文件”进行层层部署。虽然随着信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教学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但对照日益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这依然显得有些僵化刻板,不够灵活。

  相对于教学行政管理组织,以各级各类“教指委”为代表的学术管理机构,在组织架构、经费投入、人员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不尽完善,且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强力支配和控制,因此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配置上,前者始终凌驾于后者之上,诸如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改革等本应由学术权力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经常受到行政力量的过多干预。

  在现实中,人们普遍从宏观行政管理角度看待大学教学。过去规模宏大的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的正式称谓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针对的是高校的“工作水平”。这种总体化的指谓充斥于大学教学各领域主体的言语交流、思想意识以及政策文本之中,遮蔽了大学教学作为充满文化与生命运动与交互的特殊人类活动形式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阻碍了人们从宏观、中观、微观多重视角理解“大学教学”。

(二)管理手段: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控制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平台、配备远程视频监控与无线屏蔽设备的标准化考场、高清全程录播教室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广泛应用,这使得管理人员对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能够进行实时的全程监控。

  在“幕课”风暴的席卷之势下,各级管理部门在实施各类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时,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网络进阶课程等项目建设给予了更大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有些功能强大的课程中心平台甚至能够让管理人员对学生网上学习的答题数、正确数、错误数、答题总时长等细节信息了如指掌。

  信息技术“从改造人类的知觉和行为模式开始,改变传统的时间空间概念,社会的动作方式,伦理道德和法律”。[1]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的过度使用,在造就出一个“高效”、技术化的严密教学系统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品位,使得人才培养过程有异化为工业流水线上各类工序流程的危险。

(三)管理目标:追求对外部需求的即时响应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生源竞争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众多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推崇“招生-教学-就业”联动政策。教学管理部门在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设计上紧跟行业、产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需求,迎合对某些“热门”专业的非理性追捧,甚而有时将此作为管理工作的亮点大力宣扬。

  这种试图在大学教学和社会需求之间建立同步联动、即时响应关系的做法,从长远看必然导致对大学教学内在规律的忽视。专业与课程沦为高校追求社会工具价值的载体。事实证明,前些年不少“跟风”建设,曾一度“炙手可热”的专业,其中不少现已沦为学生最难就业的专业,成为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的控制布点专业。而有些所谓的“实用”课程,经不起长期的实践检验,最终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