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的优秀论文(3)

时间:2021-08-31

  案例三:《因式分解》(浙江教育版第6章第一节),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数学中的传统经典内容,它是打开代数宝库的一枚钥匙。现就这一内容的教学,围绕讨论的问题,展示自己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的一个片段。

  教师:同学们,237=46,属于什么数的运算?

  学生:整数乘法运算。

  教师:嗯,那么46=237又称什么呢?

  学生:因数分解。

  教师:同学们小学数学知识掌握得太好了!把整数发展到整式是否也能转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填一填,议一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教师出示以下题目)

  (1)①m(a+b+c)=

  ②(a+b)(a-b)=

  ③(ab)2= .

  (2)根据(1)中的结果,填一填:

  ①am+bm+cm= ;

  ②a2-b2= ;

  ③a22ab+b2 = .

  讨论下面的问题:

  比较(1)与(2)中的变形是怎样的转化过程?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顺利完成练习)(1)中变形是积化和差,属于整式乘法,(2)中变形是和差化积。两者关系是互逆关系。

  教师:大家能用一句话来概括(2)式中的变形吗?

  学生:把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形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呵呵,同学们真不简单,概括得不错!

  学生:(大多数学生脸上显示得意的表情)

  教师:(教师沉默片刻:看看黑板板书,又翻开课本,显示遗憾状态)真糟糕,刚才老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指出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大家快来找一找啊!

  学生:(有的看黑板,若有所思,有的翻书。一位同学抢先看出了问题,举起了手,教师示意发言)

  学生:老师,我发现了,差了三个重要的字:乘积的。应该是把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教师:太好了,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最重要问题。

  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得出因式分解的定义,并通过练习,特别强化乘积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本片段对话中,笔者首先倾听到学生整数分解和多项式乘法的学习内部环境,从学习心理角度,了解学生因式分解的认知停靠站,很自然地让学生自己走到因式分解的学习境地中。当倾听学生所表达的东西与现实的差异时,笔者认识到这些差异中的某些方面正是需要学生受到挑战的地方。乘积的这三个关键词作为一种强化物,让学生迎来了积极的思维,为学习因式分解定义抓住 龙头。后续的学习无论是练习还是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都进入了正确的轨道,学习由此达到佳境。

  (四)细心发现学生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成长。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在教学预设时,是根据这个群体宏观的作好布局。但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学中教师的倾听再不是根据宏观的设计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机械展开,而是教师要根据实际细心发现学生可利用的生成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帮助学生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案例四:在一节《二次函数》习题课上,教师的预设,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用一般式方法掌握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当教师与学生复习了二次函数的有关基础知识后,出示了下面的一道题: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 ,x2=-3,且通过点(0,-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师:对于这个题,大家准备怎样设解析式?

  学生甲:由条件,得到三点坐标(-1,0),(3,0),(0,-2),代入 求出结果。(这些学生是大多数,因为教师预设时,强调了一般式,起到了强化作用)

  学生乙:可设顶点式方法求。

  学生丙:可设分解式方法求。

  教师:(把球抛给学生)大家先分组讨论,看有几种方法,那种方法最好。

  学生:(分组讨论,把另外两种方法投影到屏幕上)

  由条件,得出对称轴为直线 ,则有 ,即 ,把(0,-2)代入解 ,由韦达定理,得 ,从而求出a,k。

  由条件, ,将(0,-2)代入,即可求得结论。

  片段中,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甲是吻合的。如果这时教师由此止步,便认为大功告成,那么,这节课便毫无生机。教师抓住了这一留白,积极倾听了学生乙和学生丙,并且把球抛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学生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成长。由此可见,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接纳学生的生成资源,这样的倾听多么宝贵。

  四、结论

  纵观以上讨论,,本研究有以下结论:

  1、 倾听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真正利用心理辅导倾听技术于教学之中,对于数学课堂积极开展对话教学,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实施的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2、 数学课堂中的倾听,核心是用心听,它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以尊重、真诚、理解为前提,与贯注、共情、挑战,反思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倾听技术的最基本特征。

  3、 数学课堂中,运用倾听技术分四个方面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学生非言语行为,充分理解学生言语信息,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内在环境,发现学生可利用的生成资源,从而走进学生情感世界,认清学生数学学习的原认知经验,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成长。

  参考资料:

  1、岳晓东 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郑维廉:《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3、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载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4、张雪峰:《教学,从倾听开始》,http://qazxx.dyedu.cn

【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的优秀论文】相关文章:1.光学技术优秀论文

2.基因技术专利保护为题的优秀论文

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优秀论文

4.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优秀论文

5.倾听是门技术活儿美文随笔

6.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探微的教学反思范文

7.李商隐学杜探微

8.电力营销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