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优秀论文

时间:2021-08-31

  数控专业是培养掌握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产品营销、设备维护等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优秀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管理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控技能人才日益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宝鸡技术铁路学院紧抓机遇,自2003年起,开设数控加工专业,率先革新专业学科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数控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胆地进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应用研究,着力培养中、高级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的数控加工技术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欢迎,满足了社会对数控加工人才的新要求。

  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的专业教师,我深知探索数控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数控教学质量、提高技能人才质量的意义。如何尽快培养具有熟练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就成为数控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数控机床属于高科技产品,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购买一台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一般需妻二三十万,一台数控加工中心也是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若完全依赖数控机床进行实作训练,则投入大、消耗多、成本高,即使是资金雄厚的大专院校和企业也无力承担这种消耗与投入。因而,探索一种既能快速培养深受企业欢迎、数控技能适应性强、实习训练投入少的数控加工实习训练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仿数控机床的各种操作,用视图的形式进行显示,提高教学直观性的一种应用技术。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应用于实训教学,既能减少实训时因学生对数控系统控制面板及基本操作不熟悉所造成的机床损坏问题,又可使每个学生广泛参与数控编程与仿真操作,大大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数控系统、不同种类数控机床的适应能力,解决实习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多与数控机床少的矛盾,是一种数控机床操作实习训练前的实习训练教学过程。

一、数控机床实习训练教学模式

  数控实习训练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的职业技能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利用本专业技能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院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数控实习训练教学规律,旨在建立一整套适应我院发展的数控机床实习训练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院综合参考了德国的模块教学模式:学生在数控实习训练前,除完成专业制图、专业数学、机制工艺、金属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完成钳工、焊接等金工实习技能训练。数控机床实习训练技能操作分为三大模块:普通机床操作模块、数控仿真实训模块及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1.全面改革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模式,实现两个转变,即将以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转变,将技能训练的纯操作、纯消耗型方式向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数控仿真模拟与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转变。

  2.改变原有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将传统的机加工专业的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充实数控加工技术相关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辅以一系列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全面改革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变传统教学方法为现代教学方法、变空对空编程为培养综合编程能力,实时验证编程效果的数控仿真实训方法。

  3.摈弃演示性编程,建立包括常规编程、综合性编程、设计性编程、实用性编程在内的编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塑造具有实用性、创造性的中、高级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4.拓宽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能很快适应不同企业不同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的操作或编程,有较强的工艺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对不同数控系统学习的需要,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习常用的数控系统,可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对社会上应用较多的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技巧,以求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高质量零件。

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选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软件形式很多,有的是数控机床本身自带的仿真系统,但这种数控机床的仿真系统在教学中局限性较大,不适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训练。经过考察比较,我院选择了南京宇航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教学软件。该软件虚拟现实的仿真软件,是一种富有价值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实现对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全过程的仿真,其中包括毛坯定义、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拥有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多种数控系统,具有多系统、多机床、多零件的加工仿真模拟功能。该软件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方法

  在数控编程与仿真实习训练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今社会,大多数文化基础好的学生都选择上大学了,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教起来很困难。对于这些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数控专业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较强的数控职业能力即数控编程能力、工艺处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能较为娴熟地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的.动手动脑活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逐个对数控系统、数控机床进行讲解,安排练习,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对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无法下手的问题进行引导、讲解。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知识点应尽可能集中,深入浅出,以便学生掌握编程方法与技巧。

  (2)恰当运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充分发挥其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主要应用于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教师应十分重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摆正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位置,既不能完全依赖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而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在教学中唱独角戏,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而忽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应该科学、充分地发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理论、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它应该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专业课(包括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加I-52艺、普通机床技能训练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实习训练时,按照实习训练教学的课题,保证学生每人或每两人一套仿真系统。教师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示教模式或利用教学投影仪进行编程与操作演示,并组织学生在仿真系统上各自编程练习,同时进行巡回指导,重点解决学生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强调在编程中的计算问题、工艺处理问题等,鼓励学生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对自编程序进行反复修改和校验。在计算机上利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编程与操作,既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控加工专业技能,又可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3)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技巧。教学内容的安排分为三个模块:其一为基础模块,主要讲解和训练最常用的FANUC数控系统中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这一,模块是教学重点,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其二为提高模块,主要讲解和训练SIEMENS数控系统的三种机床的编程与操作,以帮助学生加强在不同数控系统下对不同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其三为拓展模块,主妻讲解国产数控系统中的华中数控系统和广州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操作面板的编程与操作能力。这三个模块的教学可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安排,中专中级工层次难度较低,高技层次难度稍大,三个模块课时较多。这样,学生在从业时才能够信心十足的面对所操作的数控机床,较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4)正确进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练习应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要对每次的练习成绩及时登记。评价方法包括口头评价和试题测评,而试题测评方法包括课题测评及期末测评。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主要是在当日实习训练结束的小结上进行。指出训练过程中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不太好,应如何改进;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口头评价时应注意语气及语言的选择,例如应将训练程度比较差的学生称为“比较弱一点的学生”。课堂测试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难为学生,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技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测试题应与课堂教学目的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训练要求相适应。考前的复习要有较强的目的性,不应超出范围,总评成绩按各课题的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综合评定,更多地、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