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的优秀论文(2)

时间:2021-08-31

  案例一:《函数与变量》第一节课。它是数学的静态开始到数学的动态的过程,它涉及变量、常量、函数,因变量等一系列重要和抽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教学倾听技术探微象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从何处突破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难点,也是一个重点。笔者在教学中一开始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微笑)同学们到过杭州吗?你知道富阳到杭州有多远吗?

  学生:(几乎所有学生无法回答,从表情、眼神中显示出困惑和急于知道。)

  教师:(全神贯注观察学生非言语行为,给予反馈)如果你不知道,那么解答下面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就知道啦!

  教师:(教师认清小学时学生学过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的原认知经验予以引领)老师从富阳一路而去,到桐庐城区用了40分钟,老师的车速平均约为60千米/时,请大家说说,富阳到杭州有多少千米?

  学生:(学生的眼神中显露出自信,有的动笔计算,有的开始举手,有的与旁边同学窃窃私语)

  教师:让个别学生得出(千米)

  教师:(发现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已胸有成竹,围绕新课目标,提出新的问题)现在提出一个假设:

  由上可知,富阳到杭州路程约为40千米,(1)如果老师必须在30分钟赶到,问车速是多少?

  (2)如果老师50分中赶到,问车速又是多少?35分、40分、60分钟呢?

  学生:(1) (千米/时)

  (2) ( 千米/时)

  教师:大家发现了什么呢?(为新课的引入这是关键所在,引领学生进入火候期)

  学生:(表现出惊疑、困惑、期盼)

  教师:(观察学生现状,按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已有所困难。但全班学生注意已高度集中)好吧,现在让老师概括一下:s、,v、,t三个量中,s相对不变,而v、,t相对可变,并存在依赖关系。即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大千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数学上如何来进一步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寻找规律呢?

  教师:(提出课题)17.1 变量与函数

  学生:(露出笑容,频频点头)

  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即进入新课的学习)

  分析以上教学环节,教师从学生的原认知经验出发设计对话,倾听了学生非言语信息(困惑自信体验点头)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变量与函数的大门口,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充分理解学生言语信息,瞄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地带。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从语言中往往表露中自己学习数学的情绪和情感,时而兴奋,时而郁闷,时而惊疑,时而感叹。教师在倾听中就要紧紧瞄准学生这一地带,师生共情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进入情趣盎然中学习境地。

  案例二:中心对称的定义。这是数学新课程专门加强学习的一个内容,在图形变换中是一个重要的变换。以下是其中的一个对话教学片段: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华师大版)P6 图11.3.1,让学生观察。

  教师:(神秘的语调,微笑的表情)现在老师要根据图形观察,马上解决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一起来帮助解决。现在请按分成的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这三种图形,分别是什么对称图形?

  2、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3、这三种图形的不同点在哪里?

  学生:(分小组热烈讨论)

  教师:(巡视各小组,并倾听学生讨论,了解学情。这里教师不是权威,而是走下讲台,。并且到每一个小组,一起讨论,其间适时点拨,让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同在)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好吗?

  学生1:(满怀信心)我首先说说共同点:

  图上所示的三种图形,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所以这三个图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

  学生2:(迫不及待地)我来说说不同点:

  其不同点在于三种图形旋转的角度不一样,第一图旋转的角度为120度或240度,第二个图旋转的角度为180度,第三图旋转角度为72度或144度,或216度或288度。

  教师:嗯!(教师以封闭性的赞叹予以肯定)

  教师:(继续引导)在这些角的度数中,哪一个数最特殊。

  学生:显然是180度。因为这个角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教师: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研究这个特别的旋转对称图形。大家说是什么图形?

  学生:中心对称。(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开始高涨)

  教师:(课件单独醒目推出课题)下面请同学们举出类似于第二种图形的例子,学生随即举出字母S,汉字田六角螺帽等,

  学生:老师,希特勒的纳粹标志也有这个特点。众生大笑。

  教师:(表情严肃地)是的,这个例子非常形象。但希特勒是一个法西斯,我们要牢记第二次世界大站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不能宣传他的标志,但观察标志的特点可以了解数学知识。请大家要把握好,它是绕着十字交叉点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从学生的单独发言和集体讨论,始终关注学生的言语,联系生活实际和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在饶有兴趣的对话中展开。把学生的情绪带到兴奋的阳光地带,使枯燥的数学受到甘露的滋润。而当学生谈到纳粹标志时,教师并不一味迁哄,而是表情严肃地阐述了观点,让学生树立爱憎分明的情感。可见教师的倾听并不一定是和颜悦色,在是非面前还是需要正确对待。

  (三)注重联系学生学习内在环境,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思维。

  倾听在于重点听心。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往往表露在学生的外部。其实,教师在倾听时,一方面通过这些外部行为,倾听学生的内在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并没有表露出来,这就要教师善于根据学生内部发展的心理规律去引导。这里的心理规律当然包括学习心理和个性心理。教师在听心中,顺其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积极思维状态,这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