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论文(3)

时间:2021-08-31

(三)发挥家庭成员积极作用

  1.引导学生合理就业期望。家庭教育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影响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去,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值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因此,家长及家庭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认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态势,形成一个明确的认知,对孩子的就业期望有一个正确的要求和期望,发挥自己在孩子的就业价值观念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做到合情合理有效地发挥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影响,对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中形成科学稳定的就业价值取向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重视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关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家长重要职责,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均衡发展,以健康合理的方式为孩子的择业把握尺度,避免一些因期望目标设置过高,如高工资、高职位、优环境、大城市,从而增加孩子就业压力,致使孩子的就业信心遭受挫伤。家长要做到实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引导孩子以理想追求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目标。

  3.引导孩子正视现实压力。家长是大学生最依赖最信任的群体,家长要在毕业生择业迷茫或就业失利时,主动地指导和安慰孩子,做好子女就业期间沟通思想工作,精准把握孩子就业心态的变化,引导大学生实现多元的就业价值取向方式,减轻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调适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就业。

  4.鼓励孩子积极奉献社会。家长及成员要鼓励孩子树立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观点,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四)提升学生自身就业创业能力

  1.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毕业生在就业前就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基础学习,把握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增强人文素养,增强心理素质以及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增添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应对挑战,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树立多元就业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已经取代精英教育,大学生要面对现实,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做到端正自己心态,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就业期望,把握个人定位,不要将就业范围局限于几个行业领域里,要拓宽就业创业视野,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要正确对待竞争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不要放弃,争取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选择自身兴趣职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要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才能处于优势状态。选择兴趣的职业和岗位,是大学生个人的追求,应该培养这种兴趣,但大学生对兴趣领域的认知必须要宽广,把握兴趣与行业职位的结合点,才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更多的选择,才能实现个人的就业目标,达到个人的梦想追求。找准自身就业定位。大学生要认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找准自身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毕业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的优势和地位,准确衡量自己就业创业能力,对就业期望值要有一个准确的估算,做到心里有底,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实现就业意愿。

  3.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本人在大学期间,特别是在大四阶段,要根据个人自身的能力特征、兴趣爱好、个人性格和气质类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我,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对整体社会要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了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竞争中就永远处于有利优势地位,容易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找到较理想的就业岗位。积极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专业知识,还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这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必备条件。因此,大学生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活动、科研实习活动、项目管理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勇敢当担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是当代大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态势下,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要关注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民生活,勇敢当担社会责任。做到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关系,以国家发展为重;正确处理个人职业的选择与祖国发展需要的关系,以国家发展需求为重;正确处理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关系,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重。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实现自己职业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作者:刘宏波 袁妙 吴小玲 刘晴蓝 刘任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盖世洲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方留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蔡晓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原因分析及取向指导[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牟艳娟等.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6)

  [5]姜岩等.马斯洛需求理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

  [6]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7]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3.16

  [9]高存福,田兆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3)

  [10]陈小玲,钱翀.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与引导大学生就业论文

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

3.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论文

4.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及对策论文

5.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探讨论文

6.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分析论文

7.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8.从市场需求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