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的论文

时间:2021-08-31

  文艺美学是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 文艺美学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和孟子,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思想大家。但是,无论是孟子本人或后世的名人学者,都认为孟子的许多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譬如韩愈就认为存在着一个从尧舜到孔孟的道统,朱熹对此大致认同。

  [1]198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即孔孟思想的共同点在何处、差异点在何处、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共同和差异。对此一系列的问题,前贤圣哲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果蔚然。但是毋庸讳言,许多学者还是停留在对孔孟思想本身的阐述上,对其中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还探索甚少。[2]

  本文打算通过对孔孟两者在文艺领域的思想的异同及其原因做一些探索。

  一、孔子的文艺思想

  要了解孔孟文艺思想的异同就必须了解他们各自关于文艺的论述。其中,孔子对于文艺观点的表述主要见于《论语》一书,其主要的有 11 条。新出土的《孔子诗论》也有许多论述,但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流行千年,影响甚大。《论语》的 11 条如下:

  1.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2.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3.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八佾》)

  4.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5.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6.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8.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 《子路》)

  9.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子路》)

  10. 子曰: “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

  11. 子曰: “小子! 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在这 11 条中,从文艺与外在的关系上讲,大概包含着以下几个关系: 文艺与礼、文艺与修身、文艺与为政。从文艺的本身来讲,又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文艺的思想内容、文艺的表达、文艺的审美和文艺的功能。

  具体来说,第 3、5、7 条阐明了“仁”“乐”“礼”之间的关系,其中“仁”是核心,人必须是“仁”才能谈“礼”和“乐”,而在“礼”“乐”的关系上又先“诗”而后“礼”再“乐”,这体现了孔子以人的道德为本的人生哲学观点。第 1、9、11 条则阐明了“诗”与修身的关系,孔子认为诗使人贫富得体,知识丰富,明白是非进退。这是因为“诗”中蕴含着许多正确的人生道理和人生经验,可以使学习者借鉴。第 8、11 条则具体阐述了“诗”与为政的关系,其中“诗”里的内容可以为行政、外交和事君提供借鉴。这些都是说明“诗”的外在关系,总体上涉及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那么为什么在孔子眼里“诗”的作用如此之大呢?

  原来,在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以原始宗教为主。人们不仅狂热地相信着牛鬼蛇神,而且统治者也利用宗教文化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具代表性,这主要体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一书里。《周易》一书,便是原始宗教和人不断发展的理性相结合的产物,里面既有许多宗教性话语和标识,也有很多众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夏商没有多少诗乐流传下来,反而是宗教性着作《周易》流传了下来。发展到周初,随着分封制的推行,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的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说,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3]

  过去的神秘的巫文化已越来越不能担当起统治的合法手段,而从巫文化分化出来的诗乐又深受欢迎,当然是接替宗教活动的理想手段。当时非常盛行“赋诗言志”和“观诗”的风气则说明社会主流文化形式和实质上的新变。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周朝文化逐渐解体但是还非常流行。孔子本人志在复古,对周朝文化非常认同。“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 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 鲁由周分封,在春秋时期对周朝文化保留丰富。这句话的意思是周道失落而发展成鲁国的样子,鲁国文化衰落便变成了齐国的样子。实质是,孔子所追求的“道”即是周文化,他本人就曾大量阅读过周朝的各种文献典籍,而周恰恰是借助礼乐手段统治人民思想的朝代。所以孔子对诗的各种外在功能的关注便是自然的事。也可以说孔子是继承了周代文化中先进的理性部分。

  至于孔子对文艺的内在认识,在第 2、4 条里,孔子认为“诗”的思想要做到“无邪”和“尽善”,即思想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和标准。在第 6、10 条,孔子认为文艺的表达要做到思想和文辞的相得益彰,反对那种辞采过于华美和辞采过于质朴的文章。这也体现了孔子提倡中和之美的审美观。第 4 条也说,不仅要尽美,还要尽善,即文章的形式美需要有内容美来配合。在文艺的具体功能上,除开上文论述中的外在关系中的为政、修身、外交等功能,还有“兴”“观”“群”“怨”一说,即情感的兴起、呈现、交流和发泄的功能,这也体现了孔子功利性和情感性兼备的特点,还有学者因此甚至认为孔子主张“缘情说”.[4]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孔子对文艺的内在认识是受其外在认识影响的。“诗”本来只是一种文艺的形式,但孔子在其思想、表达效果、审美标准和功能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要求。其要求的思想纯正、文质相得益彰、中和之美和各种功利性和情感性的功能等等都体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周代的文化特点。周代文化的核心便是“德”“仁”等观念,是讲人文理性的文化,是对夏商等狂热的巫文化的反拨和进化,它反对偏激提倡中庸,它更加关注历史、社会和人生,这些观念都在《尚书》里有所体现。孔子曾经声称自己是“述而不作”,并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八佾》) 所以说,孔子对文艺的内在方面的认识,从根本上受制于他的时代和他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