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参考(3)

时间:2021-08-31

  体验对话

  师问:有同学认为,眼下中国人们生活富足安康,社会经济秩序得到良好发展,所以,我国已经达到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甲生: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我国一贯施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策略,而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人们生活富裕安康,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秩序健康稳定。而现在我国的情况与大同社会里的人人安居乐业这一特征完全相符。

  乙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这还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有不少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与大同社会里的天下为公的理想不符。

  丙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在我们当今社会里,还有不少阴暗角落,有将老人赶出家门的,还有贩卖儿童的,这与大同社会里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不相符。

  [ 思维点拨]这是一道有政治色彩的表述题。要求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针对别人的观点作出讨论,难度比较大。解答此题,除了要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和思想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能借助政治学科的知识,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排除在现实之外。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一: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2、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思维展示】设题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帮助理解和记忆。

  【参考答案】1、(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2、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两者都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

  探讨与练习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1、选贤与能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

  4、陶后鲜有闻

  【思维展示】目的是积累词语,使同学们养成因声求义的习惯。

  【参考答案】1、与,通举,读jǔ,选拔。2、分,读 fn,职分、职业。3、恶,读 w,憎恶。4、鲜,读 xiǎn,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