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参考(2)

时间:2021-08-31

  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选贤与能(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故外户而不闭(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均为形容词作名词,指老年人、中年人、儿童)

  4、一词多义

  【为】

  天下为公:成为

  不必为己:为了

  【修】

  讲德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乱】

  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

  【兴】

  谋闭而不兴:发生

  水波不兴:起

  【谓】

  是谓大同:叫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故】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为

  故外户而不闭:所以

  问题探究

  1、文中所提出的大道大同的含义各指什么?

  [解答]大道是孔子将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利用它们来揭示人类社会所应普遍遵守的法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的同,犹和也,平也。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儒家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模式,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解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又不然,因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世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会之间划上等号,则孔子的大同说就成了一种历史倒退的主张。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一点上,决无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