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失的端午记忆散文

时间:2021-08-31

  端午,一个与传统有关的民俗节日,故乡亦不例外。只是,在故乡小镇,端午节还有比其它地方更特殊的一点:于小镇人来说,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小镇传统的大型庙会。小镇庙会起源于何时,如何制定,早已无据可考,但它在小镇人生活中的意义和地位,却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人们节日民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将消失的端午记忆散文

  端午庙会在小镇十余个庙会之中,属极为重要和隆重的一次庙会。与其它庙会一样,虽多以商品集散买卖为主,但这次的意义对于乡人来说却极不一般。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夏季麦收,这场庙会就更多地承担起了农具及畜力买卖的重任。乡人将这些东西笼统地归称为“叉、耙、扫帚、牛笼头!”,既然以农具、牲畜为主,那就需要给它们指定统一的地方进行交易,以便与其它的日常用品区分开进行买卖。于是,人们便自发地把这个地方选择在了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大桥头”两边的河泊里。这“大桥头”地处小镇中心地带,又是交通要冲,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将镇内那座连通“天保”与“望嵩”两寨间数百年的“驺驹桥”冲毁之后,镇政府便又在西大办事处桥南街与北大办事处五道庙街之间,修筑了一架大型水泥桥,谓之“西大桥”。桥下所流之河正式名称为“肖河”,又曰“驺驹河”,平日里水流极小,水面仅约四五十公分宽,然其河滩却极宽阔,有约二三十米。这样,平日的河滩便成为人们日常行走的捷径,夏夜里又成了附近乡人们纳凉聚焦的好去处,而到了端午庙会这个特殊的节日,则又变成了农具、畜力交易的场所。一场乡人的农具博览与交易盛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便在此处隆重上演。

  端午这天,小镇乡人一早在门楣两侧插上昨晚就已经割好的艾草枝条,吃了“五谷(大麦、小麦、燕麦等)”煮就的鸡蛋、大蒜头,给孩子身上一些重点部位涂抹了雄黄酒,手脖、脚脖拴了五彩丝线,据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可见这五彩线在这个传统节日是多么重要。母亲再给自家孩童脖子上挂一个亲手制作的香囊,便完成了一年一度过端午这个重要年俗节日所必须的全部仪式。这些东西成为我对小镇端午风俗的最原始记忆,以至于后来从小镇走出后,当听说这端午节和屈原有关时,我一直就在怀疑,这端午怎么就能和屈原有关联呢?我所记忆中的小镇端午风俗习惯无论哪一条细究下来,都是和纪念屈原搭不上边的,怎么就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了呢?我倒更倾向于民俗学家所说的端午其实是由中国古代的“卫生防疫节”转化而来。

  小镇被民俗学家评说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其历史传承有序,仅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已有几千年,并在此一直繁衍生息,数千年来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和历史,很多东西都可以上溯几百数千年,其传承和沿革下来的风俗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就能冒出来的东西。别的不说,仅就这端午习俗,就与全国各地有异,且并无食粽之说。艾草、五谷、大蒜、五彩线、雄黄酒、香囊,这每一件都与消毒辟邪有关。况且,小镇旧俗端午前后一直是送油馍,从未有送粽子之说,这油馍又与粽子差了十万八千里,更从未听人提过屈原二字。

  所以,从心理上,我便极难接受端午是为祭祀屈原一说,只把这端午节当成故乡的重要节日来过。不是说我不敬重屈原,我只是觉得,如果一味附和,牵强附会,本身就是对这个节日的不尊重!何况现在商家和社会又把这个节日庸俗名利化,把一个好好的传统端午节给转变成了“吃货粽子节”和“地方景点旅游节”,一切向人民币看齐,不择手段地进行宣传、包装,完完全全地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豪不客气地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和传统节日的亵渎!国人有句俗语叫“挂羊头,卖狗肉!”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是挂屈原之名,行渔利之实。所以,我更不愿意将故乡的这个端午传统节日与屈原生扯地挂了钩。

  端午节在小镇,准备可能需要一两天,而过却只是一早上的事情。吃了煮鸡蛋、大蒜,抹了雄黄酒,拴了五彩线,挂了香囊,除了带孩子的女人们会聚在一起互相比较着谁做的香囊更漂亮,香气更好闻持久之外,过端午节的仪式就此结束。乡人们就要开始端午当天另外一项极重要的活动——赶会,这场活动自此才算刚刚拉开帷幕。当乡人们还在自己家里有条不紊地过着端午节的各项仪程时,小镇附近那些四邻八乡的小商贩儿、手工艺人及牲畜较多的农人已经带了自己的货品、“作品”和牲畜早早跑来小镇,进行布展参会。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那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远道而来的商贩为了抢得先机和占据有利位置,甚至在展会前一天已经抵达,早早便在交通要道抢好地盘儿,扎好了“营帐”,只等第二天一早就开张迎客,大声吆喝着招揽乡人去买他们的货物,以便赚个盆钵满贯。而那些制作农具的手艺人和贩卖畜力者则多是附近村镇的农民,他们只需要起早一点儿,带着自己所要售卖的东西赶到镇内展会交易地点儿便可。

  在小镇,乡人们去庙会转悠被称作“赶会”。往常的其它赶会都是以女人为主角,而今天的赶会则是男女各半,虽各有分工,但侧重点儿却在男人身上。女人去主街上那一座接一座的蓝布大蓬底下买布料、衣服、针头线脑,男人则会到大桥头下的河泊里置买农具等物件,好为马上要开始的夏收做准备。夏收一般农家所用无非镰刀、大扫帚、桑木叉、木锨、竹筢、木钉筢、筛子、簸箕、麻斗等物什,所以,这些东西便是此次“农交会”的重头戏。当然,夏收之后马上就要开始夏种,犁地、耙田、播种所需的犁、铧、耙、耧车以及牲畜所用的笼头、马嚼等等也都一应俱全地在这里一并进行展示交易。

  以上这些农具物件,全部为手工制作,基本还都保留着近千年来的传统制作工艺和样式。仅就镰刀来说,就是分为刳(音kū,指从中间破开再挖空:蒯木为舟。)镰和扇镰。前者为夹钢手工锻打成型,刀片部分呈上厚下簿的眉毛状,刀片部分稍窄略短,右部有抓钉或椎形半圆筒,用以安装镰刀握把,因其形制稍笨且厚实耐用,主要用做割草及收割豆科类作物,亦可收麦;后者为钢片制成,刀片呈直角梯形,式样平直,刃部较宽且长,样子显得略单簿,为了防止割物时刀片形变,还专门在其刀背后上部铆接一片稍窄厚的铁片,这种镰因其刀片形制长宽,刀刃又簿,主要用做割麦使用,挥动起来霍霍生风,收割速度较刳镰要快。这些镰刀卖时刀与把儿分开,以便不同需求的人调剂装配使用。刀把全部为大体呈“S”形的木制手柄,这样的手柄安装好镰刀头后,握在手里既能保证镰刀头与地面基本持平,又能使刀把儿后端略翘起来,握持的人不必太过弯低腰身就能进行收割,还可以保证手臂挥拉所用的力度最大程度地传递到前方刀头,极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而且这刀把后端“S”弯部分至柄尾手持部分略呈方形,过了这个弯部后又自然地渐变成近圆形,方便前端插入刳镰圆筒。

上一篇:端午回想散文 下一篇:端午情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