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七天乐的散文(3)

时间:2021-08-31

  闹够了,玩累了,回家吃饭。午饭是一年里最丰盛的。最主要的是菜里一定有肉。就是那种有肥有瘦连着红润润的肉皮的条子肉。我曾经爱死它了,百吃而不厌。除了过年,平日里是很难吃到肉的。我吃的满嘴流油心满意足,娘笑着指着我嘴角的一颗眼子笑我:怎么那么馋啊,这吃嘴眼子真是没白长。

  现在呢?我是大人了,过年却开始为难了。虽然不再为吃穿发愁,但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超市里各种时令的蔬菜买了不少,当然也包括各种肉类和水果,每次做饭时却不知道想吃什么,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菜,却似乎并不是自己最想吃的东西。我的儿子完全不是若干年前我为孩子时对过年那种期盼已久的心态,包钱的饺子和压岁钱,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说到底,他的兜里不缺零花钱,没有为钱所困的窘况;也从来没有体验过挨饿的滋味,更不存在想吃什么而吃不到的现象;他也不需要偷着将过年燃放的鞭炮掐上一小截去玩,和电视、电脑及手机相比,放鞭简直就是一种多余的负担。

  六、走亲戚

  过了初一,初二可就要忙起来了。中国是礼仪之邦,最讲究礼尚往来。初一在家团圆,初二就开始提着大包小包走亲戚了。换言之,就是拜年。

  现在,我无论如何都想不通,小时候的我怎么就那么贱呢?初二一大早,就缠着让娘给我准备走亲戚的礼。娘被缠急了,只好上村里的供销社给我买盒麻片或者糕点什么的打发我走。我和姐就屁颠屁颠的掂着礼物去串门。后村的大表叔二表叔家,邻村的大表姐家,隔村的二表舅家,山上的大表舅家。到了人家家还赖着不走,非得吃了饭才离开,说到底,还是为了菜里翻出来的一两片肉。后来才慢慢明白,我们家亲戚少得可怜,除了大姨和舅,剩下的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表亲戚,过年走不走动都无所谓的。即使去了,吃饭时,我和姐一般也上不了桌,东家总是单独给我们姐俩舀上一碗菜蹲在一边吃。

  这不,今儿个初四,我打发儿子去看他的几个姑姑。儿子竟然跟我提条件,说去可以,但必须得我们陪着,否则免谈。我说那压岁钱是不是也得分我一半呢?儿子竟然说全部给我,他要不要无所谓,反正他没钱了,着急的是我们。我彻底投降。

  和儿子转了一大圈回来,走了三家亲戚,只用了半天。儿子从他收到的红包里抽出两张,剩下的真就给我扔茶几上了。我问他:“你真不要?”他表现的不屑一顾:“现金用着多麻烦。回头我生活费没了,你直接网上发红包给我,我刷着多方便?”

  我给儿子讲小时候走亲戚的囧事,儿子听得津津有味。完了,他竟然认真地看着我说:“妈,你有那么无聊吗?想不通啊!”

  没错,我也想不通。

  七、破五

  常听娘说一句话:过了初四五,少肉没豆腐。意思是说,过了破五,过年准备的好吃的基本上就没了。这时候你要是去走亲戚,不仅没有肉,就连豆腐,也所剩无几了。

  初五这天有很多讲究。《封神榜》里,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没听说有谁喜欢穷神的,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怎么“破”?饺子。

  还有种说法:初五这天是财神的生日,人们要在这一天燃放鞭炮,庆祝迎接财神的到来。怎么庆祝?饺子。

  第三种说法:除夕夜在堂屋的正中,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把祖宗请回来过年。到了初五,年过完了,就要送祖宗“回去”。怎么送?还是饺子。

  你看看,初五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送祖宗这诸多的重任,怎么能不讲究呢?古话说得好: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吃了饺子,就安安生生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讲究,既不供奉祖宗牌位,也没有对神仙接来送往的规矩,但饺子还是要吃的,原因很简单,饺子好吃而且各家都在吃。比如今儿个,饺子都吃完了,我才想起来怎么就没有供奉各路神仙呢?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不过,娘常说:糊涂子人,糊涂子神,相信我们家的神也不会见怪的。凡事不可过分认真,自寻烦恼,是不是?

  最主要的是,过了破五,这春节就真的过完了。回想这几天,忙是忙了点,但却可以无拘无束,早上不起,夜里不睡,饿了就吃,闷了溜达。时间被我挥霍得一晃而过,再有一天,春节七天长假就画上句号,2016新的一轮按部就班又转动起来啦!

  过年,有人说好,有人说难。其实,好不好、难不难都是一念之间。年少有年少的愁,老年有老年的乐,就看你怎么把握。我就想:我不年轻了,可我不还没老吗?就算生命过去了一半,我不还攥着一半吗?老人身体还算健康,我不用太操心;孩子已经长大,我不用太操心;工作尽管辛苦了点,可不用太操心。一年有一年的惊喜,一年有一年的收获,多好!干嘛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