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故里追古韵散文

时间:2021-08-31

  田野流翠溢金,天边飞云走霞;小桥流水,树高芳华。

  石桥青藤僧人,流水波光倒影;桥上问道,桥下寻诗。

  那天西映红霞,赋闲饮茶与老同事聊起古代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隐居之地——白梅村,顿生好奇,便匆忙赶在初秋时节踏上了探古访幽的路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初秋的白梅村,稻田,河流,峻岭,袅炊。幻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图画。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笼罩着一层层的紫气,仿佛不远处的后山岭上开满了片片野生海棠花,既壮观又美丽。

  白梅村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城西北24公里处,依山傍水,四面环山,丛林密布,水库、河湖众多。据习氏家谱记载,古老的白梅村曾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隐居之地。这里不仅有着古老的文化,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环顾四周,双峰如笔起秀于右,石峡耸峭横于左,叠嶂环列于前,峰峦凝凤于后,田园阡陌,溪沼交映。真可谓是山环水绕、土滋地润、沃土厚蕴之域!

  漫步于白梅村境内,犹如谛听到远古的呼唤,不仅可以饱览绿荫盖地的百年古樟、千年石板桥和古色古香徽派祠堂,还可以感悟到灵山秀水、古朴民宅和淳朴的民风。

  在“和敬堂”的正墙上看到了始祖习凿齿的挂像,并附有他的生平介绍。

  习凿齿,字彦威,号半山,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生于晋成帝咸和三年戉子(公元328年),原籍属湖北襄阳,曾为东晋大将荆州刺史桓温的幕僚,后受桓温排斥,出任荣阳太守,不久辞职返归襄阳。公元380年,为避前秦王苻坚逼其所用,携妻室子女从湖北襄阳迁徙隐居至江南。公元383年,途径江西新喻白梅(今新余市欧里镇白梅村),见其山水清幽,白梅花盛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喟然曰“此桃源别境也,遂家于斯焉。”于是定居白梅,成为新余欧里白梅习氏的开山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