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故里追古韵散文(2)

时间:2021-08-31

  习凿齿定居白梅后,子孙绵延,益久益昌。良好的家教、族风形成了优良的族氏传统,后裔人才辈出,先后有近50余人荣第举人、进士和状元,全在朝庭任职,为后人敬仰。因繁衍迅速,从26世起,后世子孙以白梅为起点,枝蔓式地了逐渐向外散发,仅江西省境内就有十四、五个县(区)有缘自白梅的习氏村庄。2003年,前国务院副总理习中勋的夫人齐心受丈夫的临终嘱托,认祖到了江西省新干县塘头村,而塘头村为白梅村习氏分支。习凿齿一生勤奋好学,忠烈重德,先后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襄阳耆旧传》五卷、《逸人高士传》八卷、《习凿齿传》五卷、《魏武帝本纪》四卷和《诸葛式候宅铭》等文献著作,其中煌煌巨著《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名垂史册,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楷模,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600多年历史的白梅古村,既有悠久的习凿齿文化和民俗文化,又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古祠堂、古桥、古樟、古井、古石辗、古巷道随处可见,古村的由来和境内的来龙山、笔架山等诸多动听的民间传说与故事信手拈来。村西碧水澄澈的孔目江逶迤而来,就像女人的柔软臂膀,紧紧地拥白梅入怀。有水就有桥,“江南石桥”是村内主要的桥梁,桥身美观,桥发五孔,长桥卧波,秀水映桥。江南有成片的良田,江北则是白梅村。为了方便南来北往推车挑担的乡亲,先人早先就在江面上架起了一座木桥,可每年雨季来临洪水猛涨,桥板不时被洪水冲走,乡亲徒唤奈何。清朝已卯年间,习氏第49世孙习子功、习芳圃见状后开山取石,捐资修建了江南石桥。此桥距今有130余年,目前依然完好无损,大大方便了过往的乡亲。

  历史悠久的“习市早梅”是白梅村的亮点,因村落依山而建空气湿度大,白梅花开时绕着山村的四周尽情绽放,从树技开到树梢,蓬勃而烂漫。一片片洁白色的花瓣薄如蝉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每年的寒冬腊月,满山遍野的梅花树梅花盛开争妍斗丽。人们一旦看到枝枝白梅花开放了,就意味着当年最冷的天气要来临了,且一定是白雪纷飞的景象。梅花有傲霜雪,适冰冷的神骨灵性,冷气之下,朵朵白梅与雪白光汇成一片,便形成了蒙蒙淼茫的奇观景象,十分炫丽和耀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赏花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