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嫁娶往事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故乡的娶亲与婚俗,基本上同无数个东北村庄一样。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辈,我的父母辈以及诸多亲属、乡邻,有的从小屯娶亲,有从邻近的盘山、台安、高山子、窟窿台、大屯、黑山等地娶亲。我的祖母是本地人,我的外祖母是三棵树人,我的祖父和外祖父分别来自兴城和盘山三棵树。

  我们在故乡的亲属,姑表二姨父,来自黑山县康家窝棚;我的姑表老舅爷和老舅奶,都是本地人。小屯早年的老房家媳妇,来自台安县桑林子。我们小赵家屯,也有一批外来媳妇本地郎组成的家庭。我的小学同学张五(大名张振奎)的媳妇,就是从吉林来的。这一带的媳妇,可不止她一个人,而是一批同村的媳妇,都是小屯陆万举爱人娘家那边的人。陆万举爱人早年嫁到小屯之后,就肩负起两边牵线搭桥的红娘职责,前后牵成了十多对。比如,鄢友的媳妇,姚海龙儿子姚爱党的媳妇、姚爱国的媳妇。最近姚海军小儿子的媳妇,也是陆万举媳妇从吉林娘家介绍的,并且都是亲戚互相联系,这直接导致小赵家屯老张家、老陆家、老王家、老姚家等多户,都成为了姻亲。和《外来媳妇本地郎》电视剧反映的一样,经济基础决定婚姻走向,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因为小赵家屯相对人少地多,吃粮不愁;人们勤劳朴实,口碑较好,尤其是这里离几个县城都不远,离海边也较近,虽属于北镇管辖,但相比之下,距离盘山县更加便捷,许多村民来自盘山县和台安县,更有的来自海边的二界沟镇。

  在文化和渊源上,受盘山县“南大荒”文化影响更大一些。先天的靠近沿河沿海地区,这些自然对吉林山区的姑娘们,有一定的吸引力。何况,还有娘家的媳妇帮助介绍情况、做好担保、积极牵线呢。小赵家屯的民风总体上十分淳朴,多年来小屯婚姻稳定率在全乡都是数一数二的。上次回乡,听说表弟李勃的儿子,也已经大婚。表弟帮助建房,置业,今年孙子已经抱上了,家庭没有负担,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