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富家普通家(3)

时间:2021-08-31

  对明显贫穷和富有的家,倒容易认识些。因为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煎熬和享受的滋味。赖东进是出身贫穷之家有出息的楷模;相当多的伟人、大家和社会名流,则是出身富有之家成功的典范。他(她)们或贫贱不移、穷则思变、忍辱负重、志在千里;或富贵不淫、居安思危、勤奋自勉、发扬光大。他(她)们都读懂了自己的家,进而都很珍惜热爱自己的家,也都在为自己家的崛起和更加兴旺不懈努力。当然,并非全都如此。还有不少不争气的窝囊废和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他们从来就不想读懂自己的家,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珍惜和热爱了。

  说来说去,最难读懂自己家的还是那些普通之家的人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容易错位。狂妄与自卑,盲目与无奈,忧虑与幻想,颓废与等待,常常伴随着他(她)们,干扰得方向模糊,意志消沉,虚度年华,后悔晚矣。

  无论生活在哪个家庭的孩子,都可能有出息,却不是都会有出息。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关爱,能否理解这种关爱。严厉就是一种关爱。赖东进父亲是个瞎子,他的关爱用的是棍子。这种关爱人们很难理解,但赖东进接受了,结果他出息了。在这个意义上讲,他真应该感谢父亲的棍子。

  有很多道理,人们小时并不懂。等长大懂了之后,为时已晚。如果大人们能将这些道理及时地讲给孩子们听,让他(她)们接受并努力实行,那将会造就孩子们成为一个有出息、甚至有大出息的人。我常常感到遗憾,自己小时就缺少这种关爱和启蒙。但那个时代大多都是那样。现在时代变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是完全可能的。这应该成为做大人的一种责任。

  只要我们交流的效果好,生长在无以数计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可能具备赖东进的毅力、爱心、信念和胸怀。那将是多么的欣慰啊!  上面的文字,是断断续续写成的。究竟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几经耽搁,似乎有些模糊。大概是想让孩子们读懂自己的家,早一点懂事。特别是早一点懂得虽然以后也能懂,但为时已晚的做人道理。这是很难的,也是可能的。世上穷家、富家、普通家,各式各样。有些富有的家,精神很贫困;有些普通的家,物质和精神都很一般;贫困之家就不用说了,即使精神富有,也是先天不足。这都是难题。真可谓哪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乞丐囝仔》所叙述的故事,给我们以启发,给我们以信心,让我们一起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