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富家普通家

时间:2021-08-31

  《穷家富家普通家》娓娓而谈了自己对于一个于极度贫困中走出来的成功的寒门企业家的思考。虽说寒门可以锻造一个人,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出生在寒门,遭受逆境,吃苦受累。

 穷家富家普通家

  最近,读了台湾赖东进先生写的《乞丐囝仔》,震撼的同时,也冒出一些疑虑来。就想着把这些疑虑写出来,或许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和寄孩子以厚望的家长有些启发。

  赖东进写的是自己的故事。他一九五七年出生在一个乞丐家庭。父亲是个瞎子,母亲精神失常又重度心智障碍。他前面有个姐姐,后面有十个弟妹。大弟受遗传影响,像母亲一样生活不能自理。赖东进从有记忆开始,便是无穷的流浪。两岁时有一天,跟着家人就走了四十公里的路。四岁开始,已经懂得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养家。他先跟着姐姐行乞,后来又领着父亲行乞。他们家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照顾,都是一个带一个,在泥地上爬着,吃泥沙长大的。他们家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房,在墓地“百姓公庙”里辗转了十年。赖东进十岁时,全家才住进一个破烂的猪舍不再流浪,也才在别人的资助下勉强进了学堂。这时他比同班的学生要大两、三岁。他一边读书,一边照顾亲人,还要继续领着父亲去行乞。赖东进忍受着讥讽、耻笑与鄙视,怀着对亲人的责任和爱,刻苦努力,坚持不懈。跪在地上行乞时,还要坚持写作业。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家里奖状贴满了墙。他经过一年的沙地练字,用最便宜的毛笔和砚台,参加全校书法比赛,又名列第一。赖东进本来可以上高中大学的;但由于家庭的原因,选择上了职校;边读书边打工,用最好的成绩争取奖学金,用劳动换取金钱养活家人。他终于不再去当乞丐了;后来,竟成了一家工厂的厂长。一九九九年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也遇到自己的意中人,有了自己可爱的新家。赖东进却只把这些成就看作开端,他说,生命的书才正要开始,我的笔不会停,我会继续写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