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案设计(4)

时间:2021-08-31

2、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外信息的扩容,丰富了文本的读解,将背景材料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将个体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与文本内涵建立联系,促进文本意义的升华。

第二教时

一、衔接。

  1、回文再读有关语段。再次体会小钱的“幸运”。台湾青年的“高尚”,李博士的“可敬”。

  2、在教师的引领下再读课文有关语段。

  3、师:骨髓移植,挽救生命,就是这样一件人命关天的事情,联结着海峡

  两岸骨肉同胞的心。(板书)小钱是“幸运的”,因为一位陌生的台湾青年给了他生命的希望;年青人是“高尚”的,他给予的已经不仅仅是他的骨髓,还有那份无私的爱的奉献,李博士是令人“尊敬”的,是他架起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课题)

  4、“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呢?(交流理解)。

  (出示)“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这句话的?(交流理解)。

  5、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所以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美读涵泳的时间和空间,比较揣摩的时间和空间。

二、表情达意。

  奇迹往往会降临在创造奇迹的人的身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刻需要我们的抉择,需要我们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你想体验那份给予的快乐吗?我们来聆听一段采访——(多媒体播放片断)

  可选择的内容:① “公益之星”的人物专访。 ②骨髓捐献者朴实的心声。

  2、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互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选择一题完成)

  (1)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

  (2)跨越海峡的骨髓,给了小钱生命的希望,他从中也受到极大的鼓励。出院后,小钱满怀感慨提笔写下了感谢信。他会感激谁?感激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试着写下来吗?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特别的时间,特别的环境,特别的人物,你能结合自己的感悟就此写下一段感言吗?

  (4)社会需要关爱,社会需要互助,为挽救患白血病的孩子们,呼吁社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都来奉献一份爱心,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请你试着拟一份《倡议书》。

  4、巡视指导,参与活动。

  5、交流。

  6、在《爱的奉献》或《感谢》等背景音乐中结束课堂教学。

  [设计意图]由“期待”到“融入”到“融合”,课堂或许已经成为了“爱的生活”生活的一瞬间。综合实践的多种选择,是文本学习的超越,也是基于文本体验后的语文能力的践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