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两首》的获奖教案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能借助注释和课外收集的资料,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2、从诗句中想开去,通过对南宋历史背景资料的交流,以及陆游其他诗句的映照,深入体会诗人因祖国分裂而悲伤,因人民遭受苦难而悲痛,因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而悲愤以及对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祖国无比渴望的思想感情。

  3、在体会诗的情感的基础上,反复呤诵诗句并能熟读成诵。

  4、通过对陆游多首诗的渗透学习,了解诗人一生的追求与梦想,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构建起诗人鲜明的爱国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跨越时空,走进南宋那段历史,并借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公元 1210 年元月,中国农历年的腊月,在浙江杭州,这个南宋王朝的都城里,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因为一年中最浓重的节日 —— 春节就要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忙着喝酒、送礼、看歌舞,但在离杭州不远的山阴的一所房子里,一位 85 岁的老人躺在床上,病得只剩最后一口气,他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宝剑,唤来儿孙,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 ( 出示《示儿》配图陆游 )

  2、读题

  3、引导说说题意。

  “ 示儿” 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4、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学习书写“宋”“翁”

  【陆游资料】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自大家”。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朱自清称赞其为我国古代最爱国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