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教案怎么写(3)

时间:2021-08-31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全过程,现以碳循环为例来进行系统学习。

  (3)碳的循环过程

  演示碳的循环过程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看图说话,P267中图104碳的循环过程,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碳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以CO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存在。

  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

  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存,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三)总结、扩展

  1.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能量和物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的,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在碳的循环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每年大约固定 36×1012公斤碳。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的CO2浓度明显增加,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世界的气候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后果令人担忧。

  3.总结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四)布置作业

  1.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____②____③____

  ____⑤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答案: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燃烧。

  (2)CO2

  (3)绿色植物

  2.写小论文浅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生物生存发展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教案怎么写】相关文章:

1.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案怎么写

2.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案怎么写

3.生态系统优秀教案

4.教案活动怎么写

5.教学教案怎么写

6.《雨说》教案怎么写

7.《春》教案怎么写

8.高中生物必修教案

9.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