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二氧化硫。1.6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讨论完成:

  S + O2 点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 64

  1.6 3.2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 ,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 加热分解11.6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 答:可以得到4.6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

  练习3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需氧化铜多少?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 12.25氯酸钾和3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可以得到4.6氧气.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初中化学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设计

2.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设计

3.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4.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课件

5.与铁有关的初中化学方程式摘抄

6.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7.初中化学《空气》教案设计

8.初中化学《离子》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