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阅读与作文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与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与作文 篇1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作文与运思朱光潜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是“写”的呢?创造文学的动作是“用心”还是“用手”呢?

  ②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将全部想好,拈一张稿纸,提笔就写,一直写将下去。他们在写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番,只是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上句未写成时,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写得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这样来的。

  ③这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写只是记录,像克罗齐派美学家所主张的。苏东城记文与可画竹,说他先有“成竹在胸”,然后铺纸濡毫,一挥而就。“成竹在胸”手是成为“腹稿”的佳话。这种办法似乎是理想的,实际上很不易做到。

  第一,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所能及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把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文章都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同时注意到每字每句每段的线索关联,并且还要一直向前思索,纵假定是可能,这种繁重的工作对于心力也未免是一种不必要的损耗。

  其次,想到一点意思,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否则那意思在心里只是游离不定。好比打仗,想出一个意思是夺取一块土地,把它写下来就像筑一座堡垒,可以把它守住,并且可以作进一步袭击的基础。

  第三,写自身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助力,既在写,心思就不易旁迁他涉。

  ④我个人所采用的是一种折中办法。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丟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每小标题成为一段的总纲。于是我依次第逐段写下去。写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话大致想好,写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话大致想好。这样写下去时,像上面所说的,有时有新意思涌现,我马上就修改。一段还没有写妥时,我决不把它暂时摆下,继续写下去。

  ⑤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

  ⑥福楼拜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但是大凡优秀的作品未始不从这种艰苦奋斗得来。元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来说,苦心从不会白费的,思路太畅时,我们信笔直书,少控制,常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拨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此其一。苦思在当时或许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一旦豁然贯通”,普通所谓“灵感”大半都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时机便突然涌现,此其二。难关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苦思是打破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驭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此其三。

  ⑦大抵文章的畅适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适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适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难免浮浅,由困难中获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寻味,这是铅锡与百炼精钢的分别,也是袁简斋与陶渊明的分别。王介甫所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文章的胜境。

  (本文有删改)

  3.第①段加点词“眼高手低”用于表达写作的某种状态时的意思是。(2分)

  【考纲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分值占比】必考,2分

  【易错点】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不清。

  【创新点/变化点】无

  【解题思路】先理解词语的本义,同时要关注词语的词性,放在句子里结合句子内容要将词语的关键要义解释清楚。

  4.以下诗句作为第⑥段划线句例证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吟成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考纲考点】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分值占比】非必考,3分

  【易错点】不理解选项中诗文内容;文章中论述的要点把握不清。

  【创新点/变化点】无

  【解题思路】读清每一个选项,同时注意题干中选择恰当还是不恰当,读题要细致。看论据的侧重点哪个与例句中侧重点不一致。

  5.以下对“文章的畅适境界”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生来即得的畅适,缺少艰苦经营,成不了好作品。

  B.袁简斋的作品不如陶渊明,未达到畅适的境界。

  C.苦心经营而得的平易是文章的胜境。

  D.只有经过苦心经营才能使作品达到畅适的境界。

  【考纲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分值占比】较为常考,3分

  【易错点】这类题可能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对文章内容不够清晰,可能会出现错误。

  【创新点/变化点】无

  【解题思路】结合文章内容,校对选项,选择能够与文意相符并且能够解释题干要点的语句。

  6.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预先运思,就不可能写作。

  B.尽管有天才作家的轻松成功,但绝大多数作家的成功来自“苦心”。

  C.作者认为要严格按照作文前运思的结构进行创作。

  D.有了苦思的训练,就能手挥目送创作中极难驾驭的情景。

  【考纲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分值占比】常考,3分

  【易错点】会考查到各种关系,容易判断错误。

  【创新点/变化点】无

  【解题思路】需要了解掌握各种关系,能够分辨出各自的区别,并分析文中内容的所表现的关系进行推断。

  7.评析②③段在全文论述中的作用。(5分)

  【考纲考点】评析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

  【分值占比】较为常考,5分

  【易错点】分析作用不够全面,同时评价不够得当或者未评价。

  【创新点/变化点】无

  【解题思路】评析段落需要有内容的解读,需要概括内容,同时考虑内容对于论述的作用,是否有佐证文意、是否有进一步论证论点……,同时也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分析完要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