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穿过琳琅满目的食品货架,走过香甜美味的甜点加工区,都不知道买什么,因为品种太多了,几乎花了眼。但有一种食品我经常买,那是我童年时候渴望而常常得不到的美食,凝聚着童真童趣的记忆,那就是青食牌青岛饼干。有趣的是饼干包装袋、印刷图案还是当年的样子,长方体,红黄相间的斜条,“青食”两字也是斜斜的。味道还是老味道,只是吃起来不再那么香甜了!不是饼干质量的问题,是习惯美食的味蕾开始挑剔了。六十年代生人,在那个吃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能有零食解馋,已经是很奢侈了。所以,那个年代的零食的种类,的确是屈指可数的,现在看来也是可怜之极的了!
“棉花套子来——换针换线——当当当!”街上传来悠长的吆喝和敲着的锣声,这是走村串乡的货郎来了。女人们可以用破旧的棉絮换些针头线脑等物品。货郎担前一会儿围满了孩子们。除了担子里那些崭新的日用品,吸引他们的是小瓶子里花花绿绿的糖豆。大多数母亲们都是少换几根针,为眼巴巴的孩子换几颗糖豆。我总是舍不得一次吃完,慢慢吃,在口里细细地化,满口甜津津的,简直甜到心里!一颗一颗数着,琢磨着先吃红的还是绿的,有时给母亲尝尝,能吃好几天,那甜甜的感觉真是余味无穷呢!
“嘭!嘭!”几声爆响,打碎了乡村的宁静。孩子们又兴奋起来了,是爆玉米花的来啦!这是每一个乡村孩子的节日。因为,家家都有玉米,家家都能拿得出一毛钱的加工费。路上没有空手的,来的都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去的都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口袋。街上弥漫着玉米花特殊的香味。“一毛钱的崩一崩,一毛五的带糖精!”广告词充满诱惑。有的大人经不住孩子的粘缠,就多给五分钱,于是,这个孩子拿着袋子冲小伙伴们高声嚷嚷:“我这是甜的!”红扑扑的小脸充满兴奋。再说一缸子玉米的爆米花,能吃上好大一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