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作文【推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美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哎呀,认真学习一上午,肚子早唱起了空城计。于是,妈妈决定和我一起炒麻糍。
呯!鸡蛋被打在小白碗里,放上一点盐、老酒,迅速用筷子搅拌均匀。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按下煤气按钮,向左转90度,往锅里倒点油。由于我已经炒过鸡蛋,所以这一次动作也不显得生疏。很快炒好鸡蛋,我用小碗盛出,放一旁备用。冒着热气的黄黄的鸡蛋香喷喷的,我直吞口水。
再次把锅洗干净,重新放好。开大火,倒油,妈妈把猪肉丝倒进锅中,然后我立刻用锅铲使劲翻炒。油星噼哩啪啦跳着,锅铲呼呼地挥舞着。碧绿的包菜、厚黑的香菇和红红的胡萝卜纷纷蹿入锅内,举行一场蔬菜的盛宴。过了一会儿,水开始大吼,出锅啦!我兴奋地喊着。
接下来轮到妈妈煎麻糍了。妈妈再次把锅洗净,擦干,倒上好些油。我不禁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多油?麻糍没油容易焦!紧接着,一块一块像年糕似的麻糍被放入锅内,过了好一会儿,什么动静也没有。我忍不住问:怎么回事?干嘛不用大火,这样岂不是更快?别急,煎麻糍要慢慢来,否则会糊掉!"果然,锅中间雪白的麻糍渐渐地膨胀起来,布满小小的气孔,发出了嗞嗞声。妈妈又把周边的麻糍调到中间,好像将远贬的文武百官召回京城,就这样,每一块麻糍两面都煎得略有些金黄。麻糍似乎越来越大,渐渐粘在一起。妈妈立刻倒入鸡蛋和配菜,再让我舀上2小勺盐,她则用锅铲不断翻炒,切碎麻糍块。一阵阵香气直钻进我的鼻孔。火候差不多了,关火,盛盘,上桌!
我坐下来,迫不及待尝了一口。麻糍糯糯的,配菜爽口劲道,在我的嘴里弥漫开来。美味的炒麻糍真是名不虚传。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劳动果实哦!
家乡有一道美食——麻虾酱,不仅可以拌饭吃,也可以在吃面条的时候放进去拌着吃。我的爸爸就会做麻虾酱,每次家门口有人叫卖麻虾,爸爸就会给我钱,让我下去买两三斤的麻虾回来,给他做麻虾酱。
麻虾酱看上去是一团黑,可是仔细看,你会发现一团黑中竟含有着一点棕色。一瓶麻虾酱要牺牲上万只小麻虾的生命,它们有的是“饱经风霜”的老麻虾,还有的是才出生的小麻虾。有可能是我对它们的同情,所以我每次吃麻虾酱的时候绝不浪费,边吃心里还边想着:不能让小麻虾们都白死!
麻虾酱虽然好吃,但是做起来却十分麻烦。我在网上看了好多视频,也是白费工夫,于是就向我的爸爸请教,他可是做麻虾酱的高手哦!
爸爸让我去拿一个小本子,让我记下他所说的话:“两个麻虾先用水泡一下,然后把麻虾放进锅里,用热水煮下,把麻虾盛到一个碗里,再在锅里倒一些油,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蒜泥。放入锅里炒,放入少量的盐和鸡精,继续爆炒。然后放入麻虾,闷在锅里闷上几分钟,放入少量的水,放上一些超市里买的黄豆酱和辣椒油。再倒入适量的酱油、醋、生抽和蚝油,然后再次爆炒,然后再闷上三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盛到碗里,然后还要再撒上一些麻油。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拌饭或拌面条吃了。对了,有时候炒菜的时候放进去,据说可以提鲜,让菜变得更加得美味!”
我爱家乡的麻虾酱,我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东台的特色产品,也因为它使我的童年变得回味无穷!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其独特的美食闻名于世。八大菜系,煎煮焗炖,样样齐全。而在我们新会古井这儿,就有一道名扬四海的菜——古井烧鹅。
有人听了可能就会说:“不就是烧鹅吗,有什么稀奇的。”哎,这也是,不就是烧鹅吗,没什么稀奇的,但听完我的介绍,你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古井烧鹅有两个名牌,一个是恒益烧鹅,一个是平香烧鹅。烧鹅常用的鹅种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阳前后一个半月的鹅苗,并且要在本地鱼塘长至三、四个月大,大约7斤重。这种鹅叫“乌鬃鹅”,不受污染,肉质最好。烧鹅时采用传统的生抽王混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以及其他不得外传的独门秘方等为酱料,塞入鹅肚内,用绳扎紧摇匀,并以麦糖擦鹅身,用荔枝柴烧炉。鹅挂在热炉内,炉下置有水之镬接鹅油,避免把鹅烧焦,以中火烧烤约40分钟便成。烧鹅做好了后,皮脆色好,有特殊香味,表皮金黄,肉脆甜。夹起一块有肉连皮的,放进嘴里,那种皮脆肉甜的感觉真的让你难以忘记。
这古井烧鹅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七百多年前,新会崖门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大战结束后,一位在南宋宫廷里负责制作烧鹅的卸师,带着女儿逃难到银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卸师在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凭着宫廷秘制烧鹅的高超手艺,把鹅烧得色香味独特,很快便名扬远近数十里,生意特别好。后来卸师的女儿长大了,嫁到银洲湖东岸的古井,女儿也把父亲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古井烧鹅由此而起,并代代相传到今天。
怎么样,听完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有一种想吃的冲动呢。心动就不如行动吧!
我的家乡在方城,这里有很多特色的美食,博望的锅盔,小史店的粉浆面和懒豆腐,但是有口皆碑的当属方城烩面了,家乡有一句俗话说:“好饭吃遍不如方城烩面”,只要你是方城人,无论你身在何处,当你回到家乡时,第一个想要品尝的肯定是方城烩面。
方城烩面的美味源于它地道的食材。甘甜清冽的江淮水是方城烩面汤鲜味美的基础,而在特殊地理位置出产的方城优质小麦制作出的烩面片儿滑润筋道。最最有特色的就是烩面的汤了,烩面的原汤烹制的方法很独到,传统工艺也很独特。方城烩面分为烩派和生炝派,烩派就是先将羊肉煮熟,再下入面片儿,而生炝派却是将生牛肉炒一炒再下面。无论是用哪种做法,汤的味道是不变的,喝一口汤,满口留香,吃一口面,筋道又滑溜。让你吃了这一碗,还想下一碗。在等待吃烩面的时候,我们的烩面师傅拉面的场景更精彩,把面放在案板上:一捋、二板、三拉、四摔、五扯、六悠、七撕、八抖、九甩、十抛,这十个连续的动作,就像是在表演杂技。
目前从事方城烩面的商家多达2800家,而且方城烩面已经走出了方城,遍布了全国各地,成为全国知名的餐饮品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遍了各地的烩面,也觉得没有家乡的烩面好吃,家乡的烩面有着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儿。
方城的烩面以色、香、味俱全,搏得了人们的认可,成了家乡地道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