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课时学案示例
组名: 姓名: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进行复习。(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诲( )
汝( ) 不知为( )不知是知( )也 松柏之后凋( )
2、选择: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习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A.表示顺接; B.表示转接。
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死而后已(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任重而道远(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2)为: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仁以为己任( )
(3)之:A.指示代词,“ 这”;B.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C.结构助词,“的”;D.助 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请同学们要记住!)
(4)固定句式:1、不亦……乎?→不是……吗?
2、…… 也。→……是……。
3、当堂背诵 这十则并当堂默写。《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应当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
学 而不思则罔( ) 吾日 三 省吾身( )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 )
思而不学则殆( ) 传不习乎 ( )
不亦说乎 ( ) 学而不思则罔 ( )
思而不学则 殆 (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
吾日三省吾身( ) 是知也 ( )
诲女知之乎 (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三、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 有________, ②表转折关系的有________,
③表并列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 任重而道远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四、填空。
1.《论语》主要是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言行的书,是_____ 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_______ ?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 ?
3.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知也。
5.三人行,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 ,不亦乐乎 ? _________ ,不亦远乎?
7.岁寒,________________ 。
8.其恕乎!__________ ,__________ 。
六、 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 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 。
8.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9.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_ , 并阐述为________ ,_________ _。
七、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三课时学案示例】相关文章:
1.论语学案第二课时
7.信客第一课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