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说课稿
今天,在9中听了张老师的课后,现在我对此次课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本节课是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占用时间较多,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发挥的'不明显。但其优点在于,简单而直接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是最直接明显的。
二、张老师的基本功很好,口齿清晰,语言标准,在对重、难点的把握上也较成功,只是在课堂的驾御上有些欠缺,不过我想这也只是一个时间和经验问题。
三、对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是否可在最后总结时,将他们归纳后,再综合的陈述一遍或是演示一遍。因为,在学生练习时,由于各机的设置不尽相同,学生的水平也存在差异,有些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生并不一定会遇到,但着不表示他们今后也不会遇到类似的外呢体,而且有的学生遇到问题后能自行解决,相反的有的学生就不会,因此,教师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时,应及时收集信息并加以总结和分析,最后提炼。
四、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给出解决方法的同时,可否提示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使学生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较快的解决或进行尝试解决。如:打开宏文件时,有的机上出现“禁止打开”的提示,教师可说明为何需将级别降低方可打开,并可提示学生联想以往的知识,如病毒的载体以及浏览网页时如何避开一些恶意程序的执行等等。
五、由于学生是刚开始接触程序的编写,因此,我个人认为可否以让学生读动程序语句为主,改写程序是在读懂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而编写车工女婿有是更高的一层了。所以,作为第一节课,我觉得还是限于读懂程序比较好。另外,我个人觉得在程序设计中,流程图是非常重要的,是否在用实例解释结构时,以这样的步骤走(以分支为例):提出实例“做完作业,有饭吃;不做完,没饭吃”->转化为描述语句“如果做完作业,那么有饭吃;否则,没饭吃”->转化为流程图,这样学生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助于今后学习循环结构。
六、我觉得张老师在解释赋值的含义时,犯了一个专业性的错误:赋值等同于“=”。我认为赋值的含义应是将右边的值赋给左边,而不是单纯的相等。在讲解“语言”的概念的时候,是否可明确说明计算机所能直接识别的是机器语言,而高级语言是经过编译等操作之后才能运行的。在介绍基本结构时,可否先将三种结构都提一下,并说明本次课的目标是学习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
【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说课稿】相关文章:
2.说课稿的程序指导
3.说课稿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