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初中时就已学过多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有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等,前一课时又刚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因此,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是,来秦山成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没有很好的阅读功底,只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部分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作要求。

  散文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它分类细腻,品种繁多,语言精美,情韵优雅,布局巧妙,内蕴丰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丰富学生语言、熏陶学生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文体。大纲对高中阶段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根据大纲及学情,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复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自然融合,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1、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必学作品都是抒情散文,单元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故都的秋》是继《荷塘月色》之后的第二篇散文,是现代文学中别具风格、对自然有深刻感悟的散文名篇,对文章景物描写的品赏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尊重学生的直觉,启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我对《故都的秋》的悟读:

  (1)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文章不论是描绘北平秋色,还是赞美自然风物,抑或是表达对故都的向往眷恋,始终都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不但是北国之秋突出的特点,而且是作者对北国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沉闷的个性;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和消沉。何况作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而至北平,正是“九一八”之后,此情此景,故都的秋,令这位本已伤感的文人品尝到的个中滋味,除了“清”、“静”、“悲凉”,还能是什么?抓住了这条感情线索,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思想脉络和感情基调,同时也找到了解读文章的钥匙。

  (2)两组比较彰显独特感触。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不单是诗人,就是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对于秋,“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可见,对于秋的喟叹,世之皆然,人所共感。通过这一比较,把秋天的意味写得更加幽远、深沉。再一组是把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比较。文章开篇即道出了两地秋天的特征:“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突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篇末,又把两地的名胜进行比较,突出了北国之秋的色浓味永。若说第一组比较表现的是秋天给世人的季节共感,那么第二组比较表现的则是故都之秋给作家的独特感触。两组比较层层递进,充分表达了郁达夫对北国秋天深味的领悟,以及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3)三个层次表现结构特点。文章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分三个层次。开篇总起,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而后分写,描绘故都秋景,赞美北国之秋;最后总括,写北国之秋色浓味永,书法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这种“总——分——总”的结构,不但与作家“千里寻秋”——“故都尝秋”——“深情赞秋”的行文思路极其吻合,便于作家思想的表达,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家情感。

  (4)四种感官细品故都秋味。郁达夫品秋,既“看”,又“尝”,且“赏玩”。不但诉诸视觉,而且诉诸听觉、触觉和嗅觉,把秋品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你看,秋高气爽,碧绿的天色里,阳光明丽,高大的槐树枝繁叶茂,偶尔漏下的丝丝日光,照在蓝色的牵牛花上;花下,细长的秋草疏疏落落……青天、蓝朵、秋草,这是萧瑟的秋意,是故都的清凉,还是作者清净的心境?你听,驯鸽如哨,尖利悠长,让秋天的早晨越发寂静、冷清;秋蝉嘶叫,残声衰弱,无不令人落寞、悲凉;只有落蕊无声,悄然落下,“铺得满地”,举步寻秋,依然“声音也没有”——如此静谧恬适!岂不正是作者空寂、落寞的情怀吗?还是那槐树之下,依旧是落蕊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多么静穆而空旷!——原来,这正是秋的甘酣,秋的浓烈,这恰是故都的秋独有的韵味与风情。

  (5)五幅图画凸现秋之神韵。蓝朵图——庭院读秋;落蕊图——清晨踏秋;秋蝉图——残声啼秋;秋雨图——闲人叹秋;秋枣图——柿枣映秋。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及文章的特点确立本文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故都景物特点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